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治疗新进展:“线粒体注射疗法”挽救角膜细胞

2023-04-17 14:14:20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2023). 阅读:149次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是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典型代表,特征性表现为角膜滴状赘疣的形成、角膜后弹力层局限性增厚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进行性下降,导致视力的进行性丧失,严重甚至失明。FECD是角膜移植的常见适应证之一,但移植物的稀缺及费用阻碍了治疗的可及性。

 

治疗FECD的新选择?

 

众所周知,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是单层的六角形细胞,与房水直接接触,而角膜内皮细胞通过其屏障作用和泵功能维持角膜相对脱水状态。随着FECD病程的进展,角膜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如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堆积、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性减少等。这些病理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角膜基质和上皮水肿,继而引起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发展为大泡性角膜病变。FECD是角膜移植最常见适应证之一。根据发病年龄的不同,FECD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大类,其中迟发性FECD发病率较高。

 

近日,一篇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的报告为疾病治疗带来了好消息!拉瓦尔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一种「线粒体注射」减缓疾病进展的新方法。并且,如果在早期诊断出FECD并予以干预,甚至可以避免移植。

 

1681712458602266.png

 

当细胞死亡时,角膜变得潮湿和浑浊,进而可能导致视力的完全丧失。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线粒体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线粒体会迅速耗尽,导致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的越多,其他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补偿的就越多,这就加速了它们的消耗,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1681712472922869.jpg

图1 FECD细胞内源性线粒体质量影响线粒体内化

 

「线粒体注射疗法」大幅降低内皮细胞死亡率!

 

研究小组想知道将健康的线粒体注射到细胞中是否可以延缓FECD的进展。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科学家们使用了在角膜移植过程中去除的病变内皮。研究结果证明了线粒体注射具有很高的治疗潜力,并且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需将健康的线粒体直接注入细胞,就能自动回收患病的线粒体。

 

研究者表示,细胞吃掉线粒体,就好像它们的生命依赖于它们一样。任何细胞,即使它正在死亡,也会吸收它们。替换是自动发生的。24小时后,只剩下健康的线粒体。这种治疗手段够显著挽救濒临死亡的细胞,将死亡率从60%下降到10%。

 

在这项研究中,健康的线粒体是在受控条件下生长的,研究小组正在开发一种从患者血液中提取线粒体的方法。研究者表示,如果FECD能够在早期被诊断出来,大多数内皮细胞还活着,给予上述治疗或许可以在不进行角膜移植的情况下保持视力。并且,线粒体注射比手术的侵入性要小得多。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Sébastien Méthot et al, Rescuing cellular function in Fuchs endothelial corneal dystrophy by healthy exogenous mitochondrial internaliz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DOI: 10.1038/s41598-023-30383-8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