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15:11:36来源:中华医学杂志阅读:142次
会议官网第三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 时间:2023/04/21~04/23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进入会议
2023年4月21—23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四川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协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召开!本届大会以“分子诊断助力精准医疗”为主题,特邀国内50余位分子诊断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分享诊疗经验和科研成果,对目前分子诊断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现场共500余名观众参会,精彩纷呈。
优秀论文演讲论坛
本届大会组织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至3月1日截稿,组委会共收到投稿129篇,剔除8篇英文投稿,实际参评稿件121篇。3月10日,组委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优秀论文评审会。经过专家们仔细认真评审,优中选优,最终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4月21日下午,组委会在成都召开了优秀论坛演讲大赛。参加本次演讲大赛的是前10名选手,其余5名选手直接评为优秀奖。本次优秀论文演讲大赛特邀王培昌教授、王清涛教授、刘向祎教授、刘红星教授、许建成教授、李金明教授、阿祥仁教授、陈瑜教授、府伟灵教授、袁恩武教授担任大赛评委,邀请樊高威博士担任主持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韩东升、宋德宇),二等奖3名(陈雨晴、张晓敏、谢艳),三等奖5名(陈佳琦、谷德健、车光璐、田原、欧明蓉),优秀奖5名(顾觉彬、马小丽、陈琳、张馨雅、侯玉丽)。同时根据不同单位投稿数量,评选出3家优秀组织奖,分别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23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10篇)、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检验医学科(7篇)。以上获奖选手及获奖单位均受邀参加了4月22日上午主会场开幕式的颁奖仪式。
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教授致辞
优秀论文演讲大赛现场照片
优秀论文演讲大赛现场照片
开幕式
4月22日上午8点30分,第三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开幕式准时开始。首先由四川省人民医院蒋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嘉宾致辞环节,接下来由吕相征主任主持了《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启动会、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以及第四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承办方交接仪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斌武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编审分别做开幕式致辞。
四川省人民医院蒋黎教授主持开幕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斌武教授致辞
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教授致辞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编审致辞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吕相征主任主持开幕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洲教授主持《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启动会
《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启动会嘉宾合影
周洲教授、孙奋勇教授为优秀奖选手颁奖
应斌武教授、蒋黎教授为三等奖选手颁奖
王清涛教授、刘冰副社长、李金明教授为二等奖选手颁奖
王成彬教授、王传新教授为一等奖选手颁奖
王成彬教授、王传新教授为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颁奖
第四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承办单位交接仪式
第四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承办单位交接仪式
第四届中华分子诊断大会承办单位交接仪式
主会场-特邀报告
接下来的主会场特邀报告分别由府伟灵教授、吕建新教授、王清涛教授、阿祥仁教授、孙奋勇教授进行主持。王传新教授、王成彬教授、李金明教授、施毅教授、杨正林院士分别做了题为《检验医学在肿瘤诊疗中面临的难题与应对策略》《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研究》《后疫情时代的临床分子诊断:问题与思考》《PCR在肺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血管异常增生性眼病致病机制及分子诊断》的专题报告。最后,由王清涛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大会聚焦了分子诊断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在疾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方面均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参会代表学习热情高涨,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郁,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并对各位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专题报告
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专题报告
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教授专题报告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施毅教授专题报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院士专题报告
全军检验专科中心府伟灵教授主持
浙江省人民医院吕建新教授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教授主持
青海省人民医院阿祥仁教授主持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孙奋勇教授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教授总结发言
感染论坛
4月22日下午感染论坛的执行主席为应斌武教授。专题报告分别由曹永彤教授、张瑞研究员、许建成教授、李传保教授主持,王培昌教授、王辉教授、陈瑜教授、刘向祎教授、张杰教授、陈维贤教授、刘芳教授、康梅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中枢感染分子诊断芯片的制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临床影响》《测序等分子检测技术联合应用在复杂感染诊断中的实践》《呼吸道感染检测技术新进展》《即时分子诊断技术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及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测进展》《血源性感染病原体血清学筛查联合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病原NGS检测技术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的专题报告。最后的大咖面对面环节以“分子检测技术是否可以取代传统的培养法和镜检法、如何理性看待国内感染性疾病分子检测LDT的发展”为主题展开讨论,由陈捷教授主持,访谈嘉宾包括陈鸣教授、廖璞教授、黄涛教授、樊高威博士。会议最后由陈捷教授围绕各位专家所做的主题报告以及嘉宾访谈内容进行了感染论坛的总结。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专题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专题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瑜教授专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向祎教授专题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张杰教授专题报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维贤教授专题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芳教授专题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梅教授专题报告
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教授主持
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张瑞研究员主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建成教授主持
北京医院李传保教授主持
感染论坛大咖面对面访谈嘉宾合影
遗传论坛
4月22日下午遗传论坛的执行主席为周洲教授。周洲教授首先做了引导性发言和致辞,接下来的专题报告分别由孙成铭教授、陈捷教授、张金艳教授、方合志教授进行主持,蒋黎教授、余永国教授、宋昉教授、方合志教授、周洲教授、王剑教授、傅启华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眼科遗传学的临床应用及最新进展》《WGS在未确诊儿童遗传病的临床应用研究及专家共识解读》《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线粒体疾病的预防、诊断及干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及研究进展》《罕见病遗传学诊断与研究进展》《先天性心脏病基因组计划研究》的专题报告。最后的大咖面对面环节以“WGS/WES是否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LDT对遗传病的诊断有何影响、LDT落地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由周洲教授主持,访谈嘉宾包括吕建新教授、宋昉教授、余永国教授、王剑教授。会议最后由周洲教授围绕各位专家所做的主题报告以及嘉宾访谈内容进行了遗传论坛的总结。
四川省人民医院蒋黎教授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余永国教授专题报告
首都儿科研究所宋昉教授专题报告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方合志教授专题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洲教授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剑教授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傅启华教授专题报告
烟台毓璜顶医院孙成铭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捷教授主持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金艳教授主持
遗传论坛大咖面对面访谈嘉宾合影
肿瘤论坛
4月22日下午肿瘤论坛的执行主席为孙奋勇教授。孙奋勇教授首先做了引导性发言和致辞,接下来的专题报告分别由卢志明教授、崔丽艳教授、陈福祥教授进行主持,孙奋勇教授、刘春辰教授、关明教授、邢金良教授、贾淑芹教授、苏海翔教授、刘红星教授分别做了题为《CAD-HCR空间蛋白组学检测系统》《肿瘤单个细胞外囊泡分析技术进展与初步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的分子诊断》《肿瘤线粒体多组学分析技术及转化应用》《胃癌精准诊疗标志物研究进展》《肿瘤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和应用现状》《小细环病毒相关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专题报告。最后的大咖面对面环节以“感染和肿瘤关系研究进展、如何诊断解读肿瘤的遗传易患因素、如何给予患者临床诊疗和家系健康指导”为主题展开讨论,由苏海翔教授主持,访谈嘉宾包括王利新教授、王保龙教授、刘红星教授、李林静教授。会议最后由苏海翔教授围绕各位专家所做的主题报告以及嘉宾访谈内容进行了肿瘤论坛的总结。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孙奋勇教授专题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春辰博士专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明教授专题报告
空军军医大学邢金良教授专题报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贾淑芹教授专题报告
甘肃省肿瘤医院苏海翔教授专题报告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刘红星教授专题报告
山东省立医院卢志明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丽艳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福祥教授主持
肿瘤论坛大咖面对面访谈嘉宾合影
会议得到了以下企业的大力支持: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吉因加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安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知因谱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迈克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大会聚集了分子诊断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国内外精准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多视角的交流,积极推动了我国精准医学领域产学研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