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 18:44:33来源:第49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年会(EBMT 2023)阅读:23次
目前,淋巴瘤的生存预后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仍是一个难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在过去30年,allo-HSCT已让淋巴瘤患者有所获益。在如今的免疫治疗时代,如何更好地应用免疫治疗和移植治疗淋巴瘤是需要探索的一大方向。2023年4月23-26日,第49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年会(EBMT 2023)于法国巴黎隆重召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带领中国专家团队线下参加本次会议,并带来了淋巴瘤移植治疗的最新进展报道。
2023 EBMT
免疫治疗时代,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R/R HL)患者allo-HSCT后生存率更佳
在R/R HL的治疗中使用新型的有效药物,如维布妥昔单抗(BV)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可提高移植前缓解率,由于担心CPI会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非复发死亡率(NRM)的风险。波兰Czyz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在allo-HSCT前接受BV和/或CPI治疗的R/R HL患者的预后。
研究共纳入41例患者,在接受allo-HSCT前:12例(29%)接受BV治疗,14例(34%)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15例(37%)先接受BV然后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6/41(14%)患者发生了3-4级急性GVHD,37例可评估患者中有3例(8%)发生了中度或重度慢性GVHD,这些患者在allo-HSCT之前都接受了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但与未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相比,GVHD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16;p=0.54)。
中位随访16个月(1-98)后,2年L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81%(95%CI,65-90)和84%(95%CI,68-92)。整个研究组的2年NRM和复发率(RI)分别为13.5%(95%CI,6-31)和5.5%(95%CI,1-21),在allo-HSCT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或未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证实,在免疫治疗时代,allo-HSCT是多线既往治疗HL患者的高治愈率的选择,具有低RI、可接受的NRM和可接受的急性和慢性GVHD发生率。
大剂量化疗 (HDC) 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SCT) 治疗不同线数挽救方案后获得缓解的R/R HL患者的结果
意大利Mariotti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比较HDC联合ASCT治疗不同线数挽救方案后获得缓解的R/R HL患者的结果。研究共纳入92例R/R HL患者,其中80例接受二线挽救性化疗 (IGEV方案41例,BEGEV方案39例) ,12例分别接受BV作为三线或CPI作为三/四线治疗。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分析: 对标准二线挽救治疗 (IGEV和BEGEV) 有反应的患者和对三线 (BV) 和四线 (CPI) 挽救治疗有反应的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IGEV/BEGEV组和BV/CPI组在植入时间 (中位数分别为14和15天)方面没有差异,在感染和粘膜炎方面的副作用相似,两组3年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4%和88% (p=0.668) 、75%和91% (p=0.238) 以及27%和9% (p=0.247) 。CR患者3年OS率 (85%和86%,p=0.832) 、PFS率 (78%和89%,p=0.395) 和累积复发率 (25%和11%,p=0.421) 结果相似。
即使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BV或CPI甚至二线以上挽救治疗达到缓解时HDC和ASCT可能是R/R HL的标准巩固治疗方案。
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过继性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allo-HSCT
免疫调节药物目前被用作R/R NHL的挽救治疗策略,如原发性纵隔淋巴瘤(PM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或滤泡性淋巴瘤(FL),这些药物包括PD-1单抗、双特异性抗体(如glofitamab)和抗体药物偶联物(如loncastuximab)。随着这类新药在R/R NHL治疗中的使用增加,也要更加关注长期预后和毒性的问题。意大利Center等探索了在allo-HSCT前使用这些新策略是否可能与NHL患者并发症风险增加有关。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意大利IRCCS人道主义临床研究中心接受allo-HSCT治疗的22例患者,其中DLBCL 11例(双表达2例,转化3例)、灰区淋巴瘤(GZL)6例、FL 3例、PML 2例。患者中位年龄49岁,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4(范围3-8),8例接受过BV+纳武利尤单抗,8例接受过glofitamab,2例接受过帕博利珠单抗,7例接受过loncastuximab治疗。
患者在接受降低强度(n=17)或非清髓性(n=5)预处理方案后,均接受外周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中位随访27.7个月,17例患者存活,5例因毒性或疾病进展死亡。3年OS率和GRFS率分别为76%和59%,3年NRM为18%,复发率为6%,II-IV级和III-IV级急性GVHD的6个月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和10%,中重度慢性GVHD的2年累积发生率为19%。
在新的免疫调节策略治疗后获得缓解的R/R DLBCL中,应用allo-HSCT作为巩固策略是安全有效的。结果表明,对于CAR-T后复发并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的患者,allo-HSCT可能是一种无意外毒性的治疗策略。
淋巴瘤患者接受allo-HSCT的长期结果分析:新加坡15年回顾性经验
在亚洲人群中,评估allo-HSCT治疗淋巴瘤结局的大型研究仍然有限。因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为期15年的回顾性分析,分析了2007-2022年在新加坡两家国家癌症中心因HL和NHL接受allo-HSCT的107例患者的结局。
患者中位年龄41岁,B-NHL 27例(DLBCL 21例,PMBCL 6例),T-NHL 33例,NK/T细胞淋巴瘤24例,HL 16例,其他B-NHL 7例。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年时,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41%和38%。100天和1年NRM分别为11%和21%,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37%。在亚组分析中,allo-HSCT治疗R/R HL的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62%和42%,而T-NHL、大B-NHL和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50%/29%/29%和35%/29%/25%。此外,与2010-2015年(N=38)和2010年之前(N=17)移植相比,2015年之后(N=52)移植的PFS和OS也有改善的趋势,5年PFS率分别为47%、29%和22% (p=0.12), 5年OS率分别为55%、35%和35% (p=0.2)。
allo-HSCT为复发难治性和高危淋巴瘤患者提供了长期控制疾病的机会,其中HL患者的结局最好。过去十年有改善结果的趋势。这些真实世界的结果为未来新加坡的高危和R/R淋巴瘤研究提供了历史基准。
马军 教授
近年来,淋巴瘤领域新药层出不穷,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CAR-T疗法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淋巴瘤的整体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地结合新药,包括CAR-T细胞疗法和移植在淋巴瘤中的应用,是我们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
过去,淋巴瘤领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应用比较多,近几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淋巴瘤的研究更加深入并在全球引发关注,allo-HSCT已经成为治愈淋巴瘤的主要方法,其治愈率优于CAR-T治疗。在今年EBMT会议上,allo-HSCT治疗淋巴瘤的相关研究非常多,其与CAR-T的桥接治疗也是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未来,期待我国血液及肿瘤临床医生规范淋巴瘤诊疗,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持续推动我国淋巴瘤诊治水平不断进步,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030年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目标。
马军 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护理学组名誉顾问
1979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留学,一直致力于血液系统的良恶性疾病的诊疗,特别以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享誉业内。1982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体外多能造血祖细胞培养体系,填补国内空白。自1983年至今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序贯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00余例,10年无病生存率8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40余部,获国家、省、市科技奖二十项承担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8项,省、市级科研课题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