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11:20:34来源: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阅读:47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 时间:2023/03/29~04/01 地点:曲江国际会议中心 进入会议
风湿免疫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症状。目前,白细胞介素(IL)-17A已成为多种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失衡与多种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包括脊柱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期间,医脉通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苏茵教授,分享IL-17A在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中的核心价值与治疗进展。
专家简介
苏茵 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副所长
➤兼任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风湿免疫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二届风湿免疫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及银屑病关节炎学组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理事
IL-17A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细胞因子
IL-17A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致炎细胞因子,作用于下游效应细胞介导多种生理过程,如炎症反应、凝血过程和骨重塑等,与机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IL-17A表达过量时将导致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IL-17A属于IL-17家族,目前已发现该家族由6个结构相关的配体和5个受体组成,其中IL-17A研究最为广泛。其通过调节不同细胞中炎症基因的表达,诱导和招募中性粒细胞,进而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目前,IL-17A和产生IL-17A的细胞已成为治疗各种自身免疫病和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靶点。大量证据表明,包括Th17细胞在内的产生IL-17A的细胞参与脊柱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IL-17A靶向药物应用逐渐广泛
随着IL-17A抑制剂的问世,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现状得到明显改善,这是靶向药物精准治疗的一个成功例证。在此过程中,我们对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认识。目前认为,风湿免疫疾病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固有免疫紊乱为主,二是以适应性免疫紊乱为主,三是两者混合型。苏茵教授指出,IL-17A抑制剂对以混合型免疫紊乱为主的疾病疗效显著,例如强直性脊柱炎、血清学阴性脊柱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等。
IL-17A抑制剂最初用于抑制骨破坏,用于会导致骨骼关节病变的疾病。如今,研究表明,IL-17A抑制剂对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白塞病、干燥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等)也具有显著疗效。IL-17A作为炎症反应信号通路中的下游因子,与上游因子相比,靶向IL-17A的精准性更高,可能引起更少的不良反应。
随着IL-17A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我们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其优缺点。并长期使用中继续关注其潜在的获益和不良反应。总之,IL-17A抑制剂为我们更好地认识以混合型免疫紊乱为主的这一类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了风湿免疫疾病的发展。
靶向药物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随着靶向药物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其在这一领域已经占有重要地位。以JAK抑制剂为例,最初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但现在已发现对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以及皮肌炎也有效。近期还有学者发现JAK抑制剂对红斑狼疮也有治疗作用。这表明JAK信号通路不仅涉及某一特定疾病,而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苏茵教授表示,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我们认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在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中,靶向药物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如何让它们发挥更好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随着对靶向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在尝试运用其治疗适应证外的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