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精彩盘点(一) | 南方会盛况共享 精彩论坛大盘点

2022-04-14 19:32:27来源: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阅读:131次

最火热的心血管盛宴,最前沿的学术报道,最实用的心血管技术传递,尽在第23届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会在4月12-17日以线上形式召开,截至目前,收到了20827人次的观看量。

大会设立心脏内科学、心脏外科学、小儿心脏病学、介入心脏病学、心脏起搏与电生理、高血压与代谢综合症等专题论坛,受到与会者热捧。《医师报》特选取其中部分论坛,展现大会的盛况。



4月13日,微创瓣膜手术直播在线上召开。心脏瓣膜相当于心脏的门窗,年龄老去、疾病累积等因素,都会导致门窗老化受损,需要修修补补才能维持心脏的基本功能。不同于开胸换瓣对身体伤害大、恢复慢,微创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生与患者的青睐。
微创心脏手术通常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经较小的体表切口施行。常规的心脏手术切口长度通常在15~20厘米之间,而微创手术的切口长度通常只有7~10厘米左右,有些微创手术的切口甚至更小。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包括瓣膜的成形术和人工瓣膜的置换术,是最常见的微创手术类型。在国外的一些大的心脏中心,该类手术占全部微创心脏手术的80%以上。
微创心脏手术优势明显,但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团队,在此领域走在国内前列。在南方会上,通过手术直播的形式,手把手教与会者手术技巧,是论坛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陈寄梅教授团队的初衷。“全腔镜瓣膜置换和成形技巧”“全腔镜微创手术:年轻医生的成长之路”“介入瓣膜手术的技巧及风险防范”,对于微创换瓣手术的技术、医生培训和技术的要点等,都有精彩的阐述,只为让微创换瓣技术推广普及。



近年,大血管疾病手术量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迅猛,大血管疾病的诊治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和热点。“大血管疾病论坛”作为南方会的保留项目,邀请到中国、美国、德国的国内外医学专家学者,探讨国内外的领域内的学术热点与最前沿进展,一如既然受到与会者热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讲解了“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治疗选择”,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处理需要考虑解剖条件、病理学、弓上分支、栓塞性卒中以及锚定区等问题,是当前血管外科临床医师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舒畅教授提倡的HENDO治疗体系为国际所认可,“HENDO治疗体系”包括主动脉杂交技术(Hybrid Arch Repair)、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以及主动脉开放手术(Open ArchRepair)。
美国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麦戈文医学院周少凤教授的讲题是:anesthesiaconsideration for TAAA open repair。胸腹主动脉瘤(TAAA)修复具有丰富而悠久的传统,始于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其开创者包括Debakey博士,Cooley博士和Crawford博士。时至今日,德州仍处于TAAA维修的最前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于存涛教授介绍了双切口常温阻断双弓重建治疗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综合症,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综合症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于存涛教授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多个主动脉畸形总结出该类病变的特点,并发明“双弓法”治疗这一类疾病,值得一提的是,该综合症和治疗还未见正式发表,此次大会算是“剧透”,机会非常难得。
同时,大会还邀请专家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解读,国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上海德达心血管病医院孙立忠教授阐述了“大血管外科的机遇与挑战”、美国休斯敦的Anthony L. Estrera教授展示了胸腹主动脉手术的新进展。



4月13-17日,心律失常专场将连续5天展开高频学术讲座,包括射频消融手术转播、学术论坛、病例沙龙及新技术专题会等大咖云集,多位心律失常领域知名专家,结合应用新技术的经验进行授课、分享治疗理念与操作方法,内容精彩纷呈!
4月13-15日,心律失常手术转播特邀多位领域内专家,联合全国七十余家中心开展多种术式消融手术演示,以实战见真知。
4月16-17日期间复杂心律失常病例沙龙、心脏起搏论坛、卒中预防论坛、全国心律失常研究进展高端论坛、精准和转化医学与心源性猝死专题研讨会、房性心律失常论坛、室性心律失常论坛围绕心律失常及相关领域内容展开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群贤毕至,共话学术进展。
此外,还有八场专题会,集中展现新技术、新器械辅助临床诊疗,推动电生理领域发展。



防控心血管疾病的真正拐点仍未到来,心力衰竭这一心血管疾病严重表现和终末阶段无疑是健康中国的强大阻碍,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黎励文主任作为南方会心衰论坛坛主,精心组织筹备这一南方国际心血管病会议的热点特色论坛,心衰论坛秉承传统今年继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及后起之秀,传递最新心力衰竭及相关疾病的最新进展、基础知识、分享典型、罕见病例。

专家们结合中外最新心衰指南,从不同类型心衰的规范化管理要点、心衰管理格局的新变迁及心衰的全程管理,将心衰指南的精华及个人领悟融入授课中。

心衰论坛会议第二天心衰各种合并疾病的复杂临床问题纷纷登台,降糖药SGLT2i为什么成为心衰治疗战场的跨界之星?心衰合并电解质紊乱、CKD、瓣膜病、房颤、肿瘤情况下如何标准化治疗下体现个体优化的治疗?心衰患者心率的管理、何时需要启动抗凝?非心脏手术如何降低心衰风险?如何挽救终末期心衰、心肌炎用不用激素?
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心衰论坛不仅将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心衰领域全国各地专家们交流的平台,也将展示广东省心衰专家的风采,基础实践、前沿资讯、未来风向及罕见病的融汇使每个层面的参会者受益匪浅,这也是既往南方会心衰论坛线下会议,每年火爆“一凳难求”的原因。



4月14日,心血管基础与临床国际论坛召开,为了促进心血管外科学术的发展,此次会议诚邀中国各地大咖,美国,日本及加拿大地区等国内外医学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心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科研新进展,并分享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中心的经验,为我们认识心血管疾病、诊治心血管疾病提供宝贵的意见与经验。
论坛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庄建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新术式应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率先建立省级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网络并开展产前诊断—产后治疗一站式模式临床应用,推动了我国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成功率大幅提高。
三位国外学者,将自己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带到南方会,University of Alberta的Gopinath Sutendra教授讲解了心脏肿瘤学的新治疗目标,一个氧化还原的故事。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Weinian Shou教授介绍了母胎界面iNKT细胞的激活诱发子代心肌受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理?日本国家儿童健康与发育医学中心Xiaokang Li教授科普了Oridonin如何延长了小鼠心脏异体移植的生存期。国内专家的讲座也同样精彩纷呈,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的杨艳旗教授带来的-巨核细胞在炎症应激和感染下参与血栓形成的病理学证据:心脏外科两例临床报道,用实践讲解了临床与基础的共通性。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