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EuroPCR 中国之声| 残余缺血可增加PCI后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可行μQFR评估

2023-05-23 14:14:45来源:2023年欧洲心血管介入医学大会阅读:15次

当地时间5月16日-19日,2023年欧洲心血管介入医学大会(EuroPCR 2023)在法国巴黎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盛大召开。在最新临床数据(Late-Breaking clinical data):关注左主干和分叉病变PCI专场,来自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徐波教授公布了“左主干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缺血对心血管死亡率影响”试验的结果。研究显示,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LM分叉病变患者中,13.2%的患者通过μQFR评估发现了残余缺血,且残余缺血与3年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升高相关,提示PCI后生理评估具有更高的预后价值。此外,PCI后μQFR 数值与临床事件之间存在连续的负相关关系。


研究背景和目的


本研究旨在根据左主干(LM)分叉病变PCI后基于默里定律的定量流量比(μQFR),确定PCI后生理学显著残余缺血的发生率和预后影响。


研究方法


本试验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国一家大型三级医疗中心连续接受LM分叉支架置入术且PCI后μQFR可获得的患者。


PCI后左前降支(LAD)或左回旋支(LCX)的μQFR值≤0.80被定义为生理上的显著残余缺血。研究的主要结局为3年的心血管死亡。主要次要结局为3年的分叉导向复合终点(BOCE)。

 

研究结果

 

在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共1320例PCI后未受保护的LM分叉病变患者入选,在除外150例患者后,1170例具有PCI后μQFR评估数据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155例(13.2%)患者的LAD或LCX出现残余缺血,包括117例(10.0%)单独的LCX缺血,32例(2.7%)单独的LAD缺血,6例(0.5%)患者同时合并LAD和LCX缺血。

 

1684822644868938.png

图1 研究设计


1.残余缺血患者 vs无残余缺血患者


与没有残余缺血的患者相比,有残余缺血患者的合并症更多,LVEF更低。对于血管造影和手术特征,残余缺血组与更广泛的冠状动脉疾病(CAD)、较低数量的双支架置入和最后的球囊对吻扩张(FKBI)相关。

 

1684822682234306.png

图2 研究结果


此外,与PCI前相比,PCI后LCX和LAD的μQFR显著增加。与LAD和LCX均无残余缺血的患者相比,LAD或LCX有残余缺血的患者在PCI后LCX(0.72 ± 0.17 vs.0.93 ± 0.05)和LAD(0.87±0.15 vs.0.96±0.04)的μQFR水平较低。

 

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发现,LVEF、真正的LM分叉病变、PCI前LCX RVD、解剖SS、PCI前LCX μQFR、治疗策略和残余SYNTAX评分等是LM分叉病变PCI后残余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


2.3年时的临床结局


研究在1170例患者中的1148例患者(98.1%)中获得了完整的3年随访数据,中位随访1095天。


研究显示,与无残余缺血患者相比,有残余缺血患者的3年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5.4% vs. 1.3%;校正HR=3.20;95%CI:1.16-8.80,P=0.02)。残余缺血组患者的3年BOCE风险显著升高(17.8% vs. 5.8%;校正HR =2.79;95%CI:1.68-4.64)。不包括围术期心梗在内的3年BOCE发生率分别为12.8%和4.6%(校正HR=2.34;95%CI:1.30-4.21)。


BOCE的组间差异主要是由残余缺血组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和靶分叉相关心梗(10.6% vs. 2.6%;校正HR=3.45;95%CI:1.73-6.88)所致。


残余缺血组围手术期(校正HR=3.79;95%CI:1.42-10.1)和非手术期心梗(校正HR=2.86;95%CI:1.14-7.15)均显著增加。


残余缺血患者出现硬终点的风险明显更高(14.0% vs. 33%;校正HR=4.06;95%CI:2.22-7.42)。进行敏感性分析时观察到了类似结果。


此外,无论是按照LAD μQFR还是LCX μQFR分层,3年时残余缺血和无残余缺血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风险一致,且未观察到显著的相互作用。


此外,连续PCI后μQFR与临床终点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具有生理学显著残余缺血患者(μQFR ≤ 0.80)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较高,而具有和不具有解剖学显著残余疾病患者(DS ≥50%)的心血管死亡率(2.9% vs. 1.7%,P=0.55)和BOCE(6.0% vs. 7.4%,P=0.61)相当。


研究结论

 

在经PCI治疗的LM分叉病变患者中,13.2%的患者通过μQFR评估发现残余缺血,且残余缺血与3年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升高相关,提示PCI后生理评估具有更高的预后价值。此外,PCI后μQFR数值与临床事件之间存在连续的负相关关系。


医脉通编译自:Hao-Yu Wang, MD and others, Left main bifurcation stenting: impact of residual ischaemia on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3; ehad318,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d318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