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14:02:39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阅读:78次
王建安,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心血管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JACC: Aisa主编
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卫生部行业基金等40余个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作为医生,他精湛演绎技术;作为医学研究者、创新者,他坚持本心,敢为天下先;作为医院领导者,他身体力行地推行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他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
少年追光:恒心探索医学之路
与很多人的故事相似,王建安选择做医生也是因为父母多病、老人多病。看到很多人无法抢救,尤其是祖母患肺癌后身体每况愈下,他更加坚定了学医的理想,这也是他最初踏上医学之路的原因。
学医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即使面对困难王建安也没想过放弃。“我的个性是一旦选中了目标,就从来不会退缩。”王建安说道,“刚开始我觉得毕业统考很难,但幸亏那个时候完全能够沉浸式读书,后来回忆人生当中读书状态达到顶峰的时刻就是毕业统考时期,那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如饥似渴,好像不读书人就觉得少些什么。那时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对现在行医依然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教科书里有30%~40%的内容始终是不变的,这在日后工作、实践过程中都有所体现。”
长虑却顾:医学道路上披荆斩棘
王建安从医最初的目标非常朴素,就是尽己所能多救患者,多关心患者,提高业务水平。他时刻提醒自己,力所能及,不论患者贫富。从医至今将近40年,他走在医学道路上理想从未改变,坚定不移。“现在一些朋友说‘又苦又累,这辈子就不该选医生’,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对,做医生几十年快退休了,还在抱怨入错行,那岂非浪费了人生?”王建安说。
尽管医学之路充满艰难险阻,王建安却始终自得其乐,并在心血管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擅长治疗各种心血管疑难杂症,尤其是采取经导管不开刀的方法开展心脏瓣膜的置换与修补、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等。他担任了我国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亚洲刊(JACC:Asia)创刊主编、欧洲心脏结构瓣膜介入大会(CSI)共同主席,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共同主编等。
杭州之光:为“心”注入生命
在医学上,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学习、借鉴外国的指南和技术,但国内外患者情况并不相同。例如国外二叶瓣患者手术量仅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量的4%~5%,中国则达到了40%~50%。由于早年经济发展缓慢,国人思想较为保守,大多数人不愿接受外科心脏手术,以至于很多患者将“小病”拖成“大病”才接受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如果都不能为患者着想,不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去真正满足患者需求,还能有谁为他们发声和负责呢?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更好地适应国内患者需求,王建安等通过多年对病例的研究,“杭州方案”应运而生,即通过球囊扩张法测定瓣环上结构大小,取代经典的按照瓣环大小,来决策器械大小的选择。“杭州方案”已逐渐被同行认可。看似简单的“杭州方案”,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倾心付出。创新之路,往往是开辟新径,锲而不舍。
常常有人评价他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研究者,对此他这样解读:过去从医只是看病、过后总结、发表文章;如今则不同,不仅要看病、治病,还要能运用新技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创新需要具备思想和能力,要有强大的驱动力,不断持续地学习。
近十五年他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更宏大的方向。2022年9月,王建安教授团队受邀在全球最大的心血管介入大会——美国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TCT 2022)向全世界心血管病同道展示了他和团队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两款国产新器械,完美实时表演了两例高难度TAVR和经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的介入技术,一气呵成,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上述成绩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需要的是团队的努力付出,来自医生、产品工程师等众人的协作。医生了解原理,知道如何面对患者,但是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实际产品,则需要和产品工程师进行反复沟通,最终真正实现医生们的创新想法。
承嬗离合:比精神传承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传承
这张黑白照片记录了20世纪初时任广济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梅藤根向小患者的鞠躬致谢回礼的一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原广济医院)建院154年来紧紧围绕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持续探索与攻关,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例同体异位断肢移植术、第一例whipple手术、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第一例心脏瓣膜介入手术等。时代更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院的宗旨“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始终未变。2009年,王建安就任医院第14任院长。作为医院管理者,王建安传承践行着“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这一宗旨。他认为,要让患者与医院的服务对象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心中的医学人文就是良心+爱心。第一,要守住良心的底线,所谓良心就是不能故意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如果故意做,那就应该离开医疗团队。其次,要有爱心,爱心是无限的,这种无限体现在具体细节上。“曾经很多医生在冬天都会将听诊器用手焐热,再去接触患者的身体,这一行为不会有人表扬你,不会有人给你评奖,不会取得成果,但这就是一份自然的流露,在细节中体现尊重。这也是一家医院最应该追求的,虽然不会将这种人文关怀列入排行榜,但是医生心中一定要有。”
2021年热播的职场观察类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录制,王建安在镜头前亲自操刀,守护患者的“心门”。面对聚光灯下的“高度关注”,他却始终认为最好不要把自己作为“焦点”,“我只是为我的患者服务,我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这只是我的日常,只是一名医生的日常。”
面对临床医生、医学研究者、创新者和医院领导者这些不同身份,他始终泰然自若,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但他个人则更喜欢作为医生为患者看病,为医学事业做研究、做贡献。他说:“党与人民需要我站在哪个岗位上我就会站在哪里,肩上的责任远高于个人爱好。”
在他的带动下,人们从踏入医院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能处处感受到“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这一宗旨的践行。院内人性化的接诊流程、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的设计、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准备的恒温保暖毯……处处把患者的安全、体验放在心上,落在实处。
清明在躬:后辈的引路灯
作为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王建安始终保持谦逊:“我们国家和世界上有很多医学大家,他们都值得我学习。人与人之间不应该简单评价谁更强,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很多人只不过没有落入大众视野。千万不要感觉自己是‘大师’,我从来没感觉自己是‘大师’,我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面对后辈,王建安给他们提出了两点建议:“对学生来讲,我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是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教育就是不断探索有哪些未知。做过学生,以后可以成为老师,但你永远在学习的路上,要永远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第二,要追求真理。辨别哪些是真正的创新,在研究当中不要去设定目标,每一步都不会白费,你认为做错的东西恰恰可能就是一个引发真理的存在。”
- 小 结 -
从白衣少年成长为今天心血管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面对收获的荣誉和掌声,王建安从未迷失在赞誉之中,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与淡定,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做得足够好。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从医之路上,他一路拼搏,不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