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14:48:29来源:2023年第28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阅读:25次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组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两系或三系(全血)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在儿童AA领域,尤其是非重型AA(NSAA),治疗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研究发现未积极治疗的NSAA有很大几率进展为输血依赖型非重型AA (TD-NSAA)甚至SAA[1-3]。
近期,关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药物海曲泊帕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NSAA的研究结果在2023年第28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EHA)上重磅发布。基于此,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竺晓凡教授接受采访,结合该研究发表有关儿童NSAA治疗的看法。
摘要号:Lixian Chang, et al. 2023 EHA. #P792.
儿童NSAA的治疗探索较少,尚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竺晓凡 教授
儿童NSAA的临床表现异质性强,不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诊断标准。部分儿童NSAA患者虽不依赖输血,但其血细胞计数未达正常标准,出血、感染等风险较高,这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给患儿家属带来了困扰和担忧。
目前针对儿童NSAA设计的临床研究较少,尤其是亚洲患儿,也尚无儿童NSAA的标准治疗指南。海曲泊帕是我国的原研创新TPO-RA药物,于2021年获批上市,用于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不佳的SAA成人患者。另外,国际会议上TPO-RA治疗成人AA的临床研究虽有诸多报道,但应用在<12岁的儿童患者中的队列较少,其疗效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此项临床研究,探索海曲泊帕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NSAA的总体疗效,期待能够解决临床中的关键问题。
海曲泊帕联合IST治疗儿童NSAA,总有效率超过70%
竺晓凡 教授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纳入16名根据Camitta标准诊断为NSAA的儿童患者(8例为TD-NSAA,不愿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位年龄为7.5岁(范围为3-12岁),予以海曲泊帕联合环孢素治疗,每3个月进行一次疗效评价[4]。海曲泊帕剂量根据年龄调整(2-5岁:0.25mg/kg/d;6-11岁:7.5mg/d;12岁以上:15mg/d),环孢素剂量为常规剂量(5-10mg/kg/d),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在使用海曲泊帕治疗之前,部分患者接受了环孢素或中药治疗,部分患者未进行治疗。
患者基线中位血小板计数为19×109/L,血红蛋白计数为83g/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0.83×109/L(最低0.04×109/L)。采用联合方案治疗3个月后,对15例患者进行随访,总有效率为73.3%(11/15),中位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计数分别为35×109/L和92g/L,中位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109/L。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66.7%(10/15),中位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0×109/L和104.5g/L,中位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56×109/L。治疗后患儿血小板、血红蛋白和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治疗6个月后对7例TD-NSAA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5位患者不再需要输血,总有效率为71.4%。总体而言,海曲泊帕治疗儿童NSAA疗效显著,是值得选择的TPO-RA类药物。
减少输血依赖,海曲泊帕治疗带来多重意义
竺晓凡 教授
AA患者长期接受输血后可能存在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部分携带传染性病毒的患者窗口期检测阴性,此类献血者献血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此外,长期输血可能导致铁过载,过多的铁沉积在肝脏、心脏、胰腺等器官,可导致肝功能受损、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此外,铁过载患者需进行祛铁治疗,增加额外负担。有研究表明海曲泊帕除了升板作用,还影响铁代谢过程,可能有助于铁过载患者降低体内铁负荷。该研究中71.4%(5/7)的TD-NSAA患儿接受海曲泊帕联合治疗6个月后脱离了输血依赖。减少或脱离输血依赖不仅可降低疾病负担,帮助患儿健康成长,还可缓解血源紧张,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可期,海曲泊帕在多个疾病领域展现治疗潜力
竺晓凡 教授
在儿童NSAA领域,新药的探索数据有限。海曲泊帕作为一款创新药物,在儿童NSAA和SAA领域均有相关研究正在进行。本研究中期评估入组患者例数虽少,但随访6个月的结果初步证实海曲泊帕联合环孢素可以用于治疗儿童NSAA,可助力TD-NSAA患者脱离输血依赖,研究后续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海曲泊帕为口服药物,临床使用方便,这无疑为儿童NSAA治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选择,给AA家庭带来了福音。未来需关注海曲泊帕的长期疗效等问题,应进行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切实造福更多患者。
竺晓凡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天津市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组长、天津市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五洲女子科技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等奖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JAMA Oncology》、《Lancet Onc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Blood》、《BMC Med Genomics》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