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EHA大咖show丨唐晓文教授团队:功在不舍,行稳致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探索之路

2023-06-27 14:27:45来源:医脉通阅读:19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传统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既往成人B细胞ALL(B-ALL)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基于儿科方案的调整,目前传统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可达70%-90%,但有近50%的患者最终复发。早期获得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的缓解被多项研究证实是长期生存的有利因素,因此B-ALL的治疗以获得早期、深度的分子学缓解为目标。近10年来,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单抗、双抗等免疫靶向治疗在ALL治疗领域的兴起,B-ALL患者的预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目前CAR-T治疗已经在一些复发/难治性(R/R)ALL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CAR-T细胞治疗后约有50%达到CR的患者在6个月内复发,目前尚无推荐的维持治疗方案。2023年第28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于2023年6月8-1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引发了国内外血液领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晓文教授团队的2篇ALL相关研究(摘要号:P357和P378)入选了2023 EHA会议的壁报展示。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唐晓文教授接受采访,谈一谈ALL的相关治疗进展。



医脉通:3个月完全分子学缓解(CMR)是总生存(OS)的有利预后因素,甚至无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您在2023 EHA会议上发表的VAF方案(维奈克拉、阿扎胞苷和氟马替尼)治疗新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研究中的CMR率结果如何?这一结果对Ph+ ALL患者具有怎样的意义?


唐晓文 教授


对Ph+ ALL患者来说,实现早期分子水平缓解是意义重大的。多项研究证实,与未在3个月之内获得CMR的Ph+ ALL患者相比,获得CMR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更长,分别为127个月 vs 38个月和126个月 vs 18个月,且allo-HSCT并不能进一步延长这部分患者的生存。因此,早期获得CMR是改善Ph+ ALL患者预后的关键。我们团队开展了一项VAF方案治疗20例患者Ph+急性白血病(14例Ph+ ALL患者、2例Ph+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和4例加速期/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研究。14例Ph+ ALL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VAF方案的CR可达100%。1个疗程的CMR率为57%,2个疗程的CMR率为85%,获得CMR的中位时间为21天。在诱导期间,4/20(20%)的患者出现了3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未发生3-5级的非血液毒性,没有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从以上结果来看,VAF诱导的CHEMO-FREE方案可以使患者达到快速且深度的缓解,而且没有明显的治疗相关毒性。


VAF方案在初治Ph+ ALL患者中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显著降低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输血需求和感染风险,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VAF诱导的CHEMO-FREE方案完全符合中国医保的单病种管理以及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病种管理要求。


医脉通:您的另一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后使用地西他滨作为维持治疗的研究也入选了2023 EHA会议的壁报展示。基于怎样的背景开展的该研究?该研究的结果如何?


唐晓文 教授


在CAR-T细胞治疗后达到CR的患者中,约50%的患者会在6个月后发生复发。因此,CAR-T细胞治疗后的维持治疗至关重要,正所谓“攻城容易守城难”。我们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后的维持治疗研究,纳入48例接受过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的R/R B-ALL患者,16例接受地西他滨作为维持治疗(地西他滨组),32例未接受治疗(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地西他滨组和对照组的3年累计发病率为18.7% vs 38.7%;3年的OS率分别为90.9% vs 66.1%;3年的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81.3% vs 61.3%。综上所述,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后的接受地西他滨可改善R/R B-ALL患者预后,未来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来加以证实。


医脉通:EHA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每年都会有全球的专业人士与会。您作为来自中国的参会代表,您对于参加本次EHA年会有什么特别的体会?


唐晓文 教授


今天参加了欧洲ALL治疗的分会场,信息量很大,收获满满。其中最重要的感受是,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精准诊断,精准分层和精准治疗时代,即根据患者的疾病亚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如ETP ALL、Ph+ ALL或具有特定分子特征的ALL。还有许多药物“跨界”用于ALL的治疗,包括用于髓系白血病的维奈克拉、用于淋巴瘤的PI3K抑制剂,用于多发性骨髓的硼替佐米等等。此外,今年EHA大会上有很多CAR-T细胞治疗领域的基础和临床新研究的最新进展,值得我们会后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7cd3f119afce4638838cd28246ed2ea.png

2023 EHA大会现场


唐晓文4.3.png

唐晓文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移植感染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研究性医院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性医院学会CAR-T细胞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学组组长

江苏省“科教兴卫”和“科教强卫”重点医学人才

中华血液杂志编委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委

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临床前沿技术重点项目以及其他省厅市级课题26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厅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20项,创新性的开展了12项新技术和新疗法,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参编专著6部,发表论著150余篇,并在JCO,JHO,Leukemia,Clin Infect Dis,BCJ,BMT等杂志发表多篇SCI论文,是JHO,Frontier系列,Annals of Hematology, 和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