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3 18:05:28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7): 775-784.阅读:29次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虽然SLE 患者的生育能力与非SLE 同龄女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由于妊娠期性激素水平改变对SLE 病情有不利影响,导致患者妊娠期出现病情复发或加重;同时SLE患者合并的重要脏器损害、自身抗体、药物等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妊娠期患者及胎儿健康。因此,SLE患者的围妊娠期管理是临床医生无法忽视的重大临床问题之一。那么,从孕前,到妊娠,再到哺乳,在SLE患者的治疗中有哪些禁忌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做简要解答。
孕前
SLE 患者病情需稳定≥6 个月、口服泼尼松≤15 mg/d(或等效剂量的非含氟类糖皮质激素),而且停用有致畸风险的药物至足够安全的时间后,同时24 h 尿蛋白定量≤0.5 g 且重要脏器无损害,才可以考虑妊娠。
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等是有致畸风险的药物,为确保安全,患者在孕前需停用这些药物。具体而言:
甲氨蝶呤:至少提前停用3个月
沙利度胺:至少提前停用3个月
环磷酰胺:存在明确致畸风险,需提前停用3个月
吗替麦考酚酯:存在明确致畸风险,需提前停用3个月
来氟米特:存在明确致畸风险,由于可经肝肠循环再吸收入血,建议应用消胆胺清除(8 g,3次/d,连续11 d)后再停用6个月
与上述有致畸风险的药物不同,糖皮质激素、羟氯喹、硫唑嘌呤、环孢素A、他克莫司、柳氮磺吡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和贝利尤单抗在孕前可用。
此外,男性SLE患者在双方备孕期间,可以使用羟氯喹和硫唑嘌呤;基于小样本研究显示,条件允许时应继续使用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此外,环磷酰胺至少提前12周停用,沙利度胺至少提前4周停用。
妊娠期
大多数SLE患者在妊娠期仍需要药物治疗以维持病情稳定,同时良好的病情控制对患者和胎儿的结局至关重要。但妊娠期使用一些药物存在安全性风险,因此需要慎重选用药物。
现有研究明确在妊娠期存在致畸风险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和来氟米特,因此妊娠期应禁用。
对于糖皮质激素、羟氯喹和硫唑嘌呤等药物,现有研究未提示其增加致畸风险,因此可用于妊娠期人群。具体而言:
糖皮质激素:在妊娠期应维持最小有效剂量
羟氯喹:妊娠期全程可用
硫唑嘌呤:妊娠期全程可用,最大剂量2 mg/kg/d
环孢素A:妊娠期全程可用最小有效剂量
他克莫司:妊娠期全程可用最小有效剂量
柳氮磺吡啶:每日最大剂量2 g,需补充叶酸每日5 mg
利妥昔单抗:特殊情况下孕早期可使用;孕中晚期避免使用,以防导致胎儿B细胞缺乏等风险
贝利尤单抗:虽然现有证据未提示增加致畸风险,但由于证据有限,建议妊娠期停用
除了用药禁忌之外,为了更好地预测和管理SLE疾病活动,美国风湿病学会生殖健康指导(ACR RHG)强烈建议孕妇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系统评估,包括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具体检查项目应包括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和抗磷脂抗体(aPLs),以及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尿蛋白、肌酐、抗双链DNA抗体、补体3和补体4水平。同时,SLE患者如妊娠期出现疾病活动,需积极控制病情,可考虑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及联合妊娠期安全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需考虑终止妊娠。
哺乳期
一般来说,在SLE 患者本人愿意且无禁忌的情况下,鼓励SLE 患者哺乳。然而,SLE患者产后有疾病复发风险,所以产后仍继续使用哺乳期可用的药物来维持病情稳定。
哺乳期,应避免使用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利妥昔单抗和贝利尤单抗,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羟氯喹、硫唑嘌呤、环孢素A、他克莫司、柳氮磺吡啶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其中,对于糖皮质激素,应维持最小有效剂量;如剂量大于每日20 mg,需在服药后4 h内避免哺乳,并将乳汁弃去,减少婴儿摄入药物。对于柳氮磺吡啶每日最大剂量2 g,需补充叶酸每日5 mg,避免婴儿叶酸缺乏;由于早产儿可能存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或有明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新生儿,建议避免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风湿免疫病相关生殖及妊娠研究委员会, 等. 2022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殖与妊娠管理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2, 61(11): 1184-1205.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20821-00612.
2.Birru Talabi M, Himes KP, Clowse MEB. Optimizing reproductive health management in lupus and Sjogren's syndrome[J]. Curr Opin Rheumatol. 2021 Nov 1;33(6):570-578.
3. 沈南, 赵毅, 段利华, 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7): 775-784.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21027-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