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 09:29:21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约60%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HOP)的一线化学免疫疗法后,可达到长期存活。然而,约10%-15%的DLBCL患者对R-CHOP方案原发难治,20%-25%的患者在初治缓解后出现复发。大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挽救疗法是复发/难治性(R/R)DLBCL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适合ASCT的R/R DLBCL患者不到50%,且在接受ASCT的患者中,50%的患者仍会复发。因此R/R DLBCL的治疗仍需要新药的开发与应用。
Mosunetuzumab是靶向CD20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能结合并重定向T细胞以消除恶性B细胞。一项I/II期剂量递增临床试验(NCT02500407)探索了mosunetuzumab单药治疗R/R 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其疗效显著。因此在上述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开展了单臂扩展队列研究,评估了mosunetuzumab单药在接受过2线及以上治疗的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的单臂扩展队列研究。纳入标准为:R/R DLBCL患者(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L]转化而来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年龄≥18岁;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评分为0-1;既往接受过2线及以上的治疗,包括靶向CD20单克隆抗体和蒽环类药物。
每21天为1个治疗周期,mosunetuzumab按推荐的II期剂量静脉给药。为减轻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纳入的患者第1周期以剂量递增的方式给药,具体为:第1周期第1天(D1):1mg;第1周期D8:2mg;第1周期D15和第2周期D1:60mg;第3周期D1及以后:30mg。给药时不强制住院。8个治疗周期结束时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被视为完成治疗;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的患者则继续接受治疗,共17个周期,除非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事件。主要疗效终点为独立审查机构(IRF)评估的CR率。次要疗效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CR率、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预先指定患者亚组的ORR和CR率、缓解持续时间、完全缓解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患者临床特征
2019年4月-2020年2月,共88例R/R DLBCL患者入组。65例患者(73.9%)为初诊DLBCL,23例患者(26.1%)由FL转化而来,17例患者(19%)为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患者中位年龄为66.5岁(24-96岁),既往接受的中位治疗线数为3(范围2-13)。26例患者(29.5%)接受过CAR-T治疗,15例(17%)接受过ASCT。79.5%的患者对最后一次治疗反应不佳,87.5%的患者对先前靶向CD20单抗无反应。49例患者为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GCB),29例为非GCB来源。具体临床特征如表1所示。
表1.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
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3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10.1个月(0.1-22.3)。患者接受mosunetuzumab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4(1-17)。数据截止时,18例患者完成治疗,70例患者提前停止治疗。提前停止治疗的原因包括疾病进展(n=60)、受试者退出(n=3)、医生决定(n=3)、不良事件(n=2)和死亡(n=2)。
疗效分析结果
IRF评估的ORR为42.0%(37/88;95%CI,31.6-53.1);IRF评估的CR率为23.9%(21/88;95%CI,15.4-34.1),高于历史对照CR率(20%),但无统计学意义(P=0.36)。研究者评估与IRF评估的结果高度一致。IRF评估的首次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4个月(1-12),首次CR的中位时间为2.8个月(1-17)。在IRF评估为达到客观缓解的患者(n=37)中,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7.0个月(95%CI,4.2-不可估计)。依据Kaplan-Meier法,缓解患者在12个月时的预估无事件生存率为44.1%(95%CI,27.3-60.9)。在21例CR患者中,IRF评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95%CI,9.0-不可估计)。在额外5个月随访后(临床截止日期2021年8月27日),研究者评估的缓解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6.9个月(95%CI,4.4-不可估计)。中位随访10.1个月后,患者的中位OS和IRF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11.5个月(95%CI,9.0-16.4)和3.2个月(95%CI,2.2-5.3)。
与R/R DLBCL患者整体队列相比,GCB来源组(24%)、FL转化组(26%)、既往靶向CD20单抗耐药组(21%)和年龄≥65岁组(29%)的CR率无显著差异。与DLBCL初诊患者(35%)相比,FL转化患者的ORR更高(61%)。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患者(n=17)的ORR(41%)与总体患者人群相当,但CR率较低(6%)。26例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的患者的ORR和CR率分别为23%和12%;中位PFS为1.4个月(95%CI,1.3-5.3)。
安全分析结果
除淋巴瘤的致命性进展(n=16,18.2%)外,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7.3%)、CRS(26.1%)、乏力(26.1%)、皮疹(21.6%)、低磷血症(17%)、贫血(17.0%)和腹泻(15.9%)。最常见的3-4级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1.6%)、低磷血症(11.4%)、贫血(9.1%)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7%)。AE导致4例患者停药,1例减少剂量,22例剂量中断。除淋巴瘤的致命性进展(n=16)外,3例患者出现5级AE,其中1例为与mosunetuzumab相关的肺炎,1例为与mosunetuzumab无关的败血症,1例为与mosunetuzumab无关的胆管炎。年龄≤65岁和>65岁患者的AE发生率相当。AE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患者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
研究结论
总之,该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的单臂扩展队列研究表明,在包括先前接受过CAR-T治疗或由FL转化而来的R/R DLBCL患者中,mosunetuzumab单药有着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