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 19:11:00来源:医脉通阅读:7次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革命性地改变了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传统药物治疗策略,使得越来越多的CML患者通过治疗获得了稳定的深层分子学反应。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依从性欠佳、TKI耐药等因素未能实现预期的治疗目标,发生疾病进展。因此,在TKI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对于及时识别耐药/复发患者、掌握患者用药情况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患者长期获益。基于此,医脉通特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俞康教授接受采访, 分享CML患者的治疗监测及药物调整等临床经验。
医脉通:经TKI治疗后,多数CML患者的病情能得到较好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疾病复发或进展,综合评估TKI疗效,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恶化极其重要。在您看来,可以从哪些方面对CML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呢?
俞康 教授
既往CML患者的治疗选择较少,而且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外的治疗手段如干扰素疗效较差。TKI药物的问世,使得CML患者的预期寿命(10年生存率达85%~90%)接近正常人群。然而,CML治疗时间较长,药物疗效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定期疗效监测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TKI治疗期间的监测一般在门诊进行,包括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和ABL激酶区突变反应分析。其中,血液学监测包括血细胞计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原始细胞数量等)和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以判断疾病分期并评估血液学反应。疗效评估主要依靠分子学和遗传学监测,以识别体内BCR-ABL转录本水平、观察Ph阳性细胞的比例。如果治疗效果不如预期(未能实现最佳分子学反应,或治疗过程中丧失曾经获得的最佳分子学反应),患者需接受ABL激酶区突变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引起TKI耐药的突变。
医脉通:疾病监测已成为TKI治疗中密不可分的组成,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您是如何安排患者进行TKI疗效监测的呢?
俞康 教授
CML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尽快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及更深的分子学反应。一般而言,对于初治疗患者,我们会建议每3月进行一次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实现完全血液学反应、CCyR(Ph+ 0%)以及BCR-ABL融合基因阴性,后续根据应答情况在TKI治疗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欧洲白血病网(ELN)指南将3个月达到早期分子学反应(EMR,BCR-ABL1IS ≤10%)、6个月达到CCyR、12个月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BCR-ABL1IS ≤0.1%)定为最佳治疗反应[1],获得稳定MMR后可每3~6个月进行1次分子学检测,获得CCyR后每12~18个月监测1次[2]。在临床实践中,为及时发现耐药、最佳分子学和遗传学反应的丧失,我们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外周血BCR-ABL转录本水平的复测和骨髓检查。
医脉通:在定期随访监测过程中,是否有CML患者对检查报告单上的异常结果感到困扰?您是如何与其沟通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策略的?
俞康 教授
对检查结果感到疑惑的患者并不少见。以BCR-ABL转录本水平检测为例,因实验室检测条件的不同,不同机构或医院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大型三甲医院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检测结果相对可靠,而无检测条件的基层医院可能会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使得BCR-ABL的转录本水平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既往有一例到我院门诊定期随访的CML患者出现了此类情况,该患者偶然到外院进行了一次分子学检测,结果提示BCR-ABL转录本水平增高,而到我院重测时,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并未出现分子学反应的丧失。
若经检测确认后,患者出现了最佳分子学反应的丧失,或者未达预期的分子学反应,建议将一代TKI伊马替尼换成二代TKI如尼洛替尼等。若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出现了BCR-ABL激酶区的突变如T315I突变,我们可能会建议更换为其他TKI药物如尼洛替尼、ABL1变构抑制剂asciminib(ABL001)等。
小结
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监测已成为CML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TKI治疗3、6、12个月以及之后任意时间点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已被列入国内外CML诊疗推荐或指南的TKI反应评估标准,这些指标不仅能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治疗疗效,还可早期识别耐药或疾病进展,从而指导干预治疗。二代TKI如尼洛替尼等有助于患者重新获得分子学反应,克服大部分伊马替尼的耐药问题。
俞康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分会委员,血液肿瘤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学会脐血干细胞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 副组长,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 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免疫学会常务理事、血液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温州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
美国血液学会会员,亚太骨髓移植学会会员
温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诊治中心主任
温州市重点血液学实验室主任
审批码TAS0006866-25012,有效期至2024-07-1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