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显示“有效”,但与剂量有关 | 研究速递

2023-07-21 18:39:0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B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泰它西普是一种跨膜激活剂和钙离子信号调节亲环素配体(CAML)耦合体(TACI)-IgG1融合蛋白,能够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因子,使得B细胞、浆细胞各阶段的发育成熟及分化存活受到阻碍。这为其“投身”pSS领域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在此背景下,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徐东(第一作者)及其合作者开展研究,评估泰它西普治疗成人pS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于近日发表于期刊Rheumatology(Oxford).(影响因子5.5)。


研究方法


本项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将抗SSA抗体阳性且SS疾病活动度指数(ESSDAI)≥5的pSS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组,每周皮下注射泰它西普(240mg、160mg)或安慰剂,持续24周(图1)。


1.png                                         

图1研究设计


主要终点是24周ESSDAI较基线的变化。关键次要终点包括12周时ESSDAI较基线的变化,以及12周和24周时以下指标较基线的变化:SS患者自我报告指数(ESSPRI)、医生整体评估(PGA)、患者总体评估(PaGA)、健康调查简表(SF-36)、多维疲劳量表(MFI-20)。还探讨了实现MCII的患者比例,定义为ESSDAI评分改善≥3分,或ESSPRI评分改善≥1分(或≥15%)。并监测安全性事件。


研究结果


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研究者对中国14家医疗中心的57名患者进行筛选。最终纳入42名患者并随机分组,患者平均年龄49.4岁,40例为女性(95.2%)。其中,泰它西普240mg组8名,泰它西普160mg组12名和安慰剂10名患者完成试验。


主要终点


24周时,安慰剂组、泰它西普160mg组和泰它西普240mg组的ESSDAI较基线的平均变化分别为0.6±4.55、-3.3±2.73和-1.3±4.14(图2)。


2.png

图2 随访中各治疗组患者的ESSDAI变化


采用方差分析得出,泰它西普160mg组与安慰剂组的平均ESSDAI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0),而泰它西普240mg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这提示,泰它西普160mg或可有效控制pSS疾病活动。


次要终点


1.12周的ESSDAI变化:安慰剂组、泰它西普160mg组和泰它西普240mg组12周时的ESSDAI平均变化分别为0.4±4.67、-3.1±2.80、-1.96±3.43。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泰它西普160mg组12周时较基线的平均ESSDAI变化显著降低(p<0.015)。


2.ClinESSDAI变化:24周时,借助MMRM分析显示,泰它西普160mg组的ClinESSDAI变化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4),而泰它西普240mg组的ClinESSDAI变化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139)。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相似结果。


3.MFI-20变化:相较于安慰剂,两个泰它西普组在12周和24周的多维疲劳量表(MFI-20)较基线的降低更加显著(p均<0.05,图3)。


3.png

图3 随访中各治疗组MFI-20较基线的变化


4.MCII:根据第24周的ESSDAI,泰它西普160mg组达到MCII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71.4%vs14.3%,P<0.006)。然而,三组患者在第24周的ESSPRI中达到MCII的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泰它西普组与安慰剂组在以下指标上无显著差异:ESSPRI、SF-36、PGA和PaGA。

 

此外,分析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得出,与安慰剂相比,两个泰它西普组在24周内的每次随访中均表现出显著降低血清IgG、IgA和IgM水平的效果(p<0.001);在治疗结束时,两个泰它西普组相较于安慰剂组均显著升高了C4水平(p<0.05),而在C3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

 

安全性


在整个治疗期间,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主要不良反应是局部注射反应。泰它西普240mg组有2例患者(14.3%)出现严重不良事件(CTCAE3级),表现为急性肾盂肾炎和白细胞减少。停用泰它西普并经抗生素治疗后急性肾盂肾炎痊愈,白细胞持续减少。无CTCAE4级或5级不良事件。此外,对比各治疗组的感染发生率,未见泰它西普治疗下感染风险增加。


研究结论


目前,pSS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也涉及免疫治疗。基于pSS中存在淋巴细胞增殖这一背景,直接或间接靶向B淋巴细胞已成为开发pSS新型治疗药物的基石。


基于本研究,泰它西普已显示出治疗pSS的临床获益。与安慰剂相比,泰它西普160mg在第24周和第12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ESSDAI和MFI-20,并降低了Igs水平。除此之外,贝利尤单抗、ianalumab等靶向B细胞的生物制剂正被尝试用于治疗pSS,并已看到治疗潜力。

 

参考文献:Xu D, Fang J, Zhang 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itacicept in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J]. Rheumatology (Oxford). 2023 Jul 3:kead265. doi: 10.1093/rheumatology/kead26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399108.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