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GVHD防治的“新利器”

2023-07-24 14:41:01来源:医脉通阅读:6次

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移植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极大程度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然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影响移植成功率,是患者移植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预防GVHD对改善患者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在急性GVHD防治方面表现良好,为接受HSCT治疗的血液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药物选择,有望改善其生存。基于此,医脉通诚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姜尔烈教授接受采访,就移植相关GVHD的管理及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前景发表真知灼见。




医脉通:HSCT是众多血液系统疾病的根治方法,近年来移植疗效不断改善,但急性GVHD仍是HSCT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您在移植领域经验丰富,能否请您谈谈HSCT的应用现状如何,以及急性GVHD面临着什么样的诊疗困境?


姜尔烈 教授


虽然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欧洲每年的移植数量约为4万例,美国约为2万例,而我国在去年的移植数量约为18,000例,其中异基因移植占12,000多例。尽管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也受到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困难以及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普及的影响,导致HLA相合的同胞供者(MSD)逐年减少,限制了HSCT中的供者选择。


随着移植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haplo-HSCT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据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报告,2019年我国140家单位实施了近万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haplo-HSCT占60%1。然而,相比同胞全相合供者,单倍体供者可能更易引发GVHD。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GVHD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仅次于白血病复发。因此,GVHD成为异基因移植领域近年来急需重点解决的难题。


医脉通:急性GVHD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常需进行预防。能否请您结合研究进展谈谈急性GVHD应怎样进行药物预防?


姜尔烈 教授


控制GVHD关键在于预防,近年来GVHD预防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两种主流的预防方案为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为基础的“北京方案”和以大剂量环磷酰胺(PTCy)为基础的体内去除T细胞方案。两种预防方案均被证明可降低急性GVHD的发生率。同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JAK1抑制剂等药物的研究也在国内外较为活跃。


在探索GVHD预防治疗方案中,抗CD25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心都在探索抗CD25单克隆抗体在移植后预防急性GVHD方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抗CD25单克隆抗体作用于活化的T细胞,其对于移植后的免疫重建和感染等方面的影响较小。在此背景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高蕾教授团队进行了低剂量(7.5mg/kg)ATG联合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预防haplo-HSCT后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GVHD的发生率(33.3%)较既往报道的结果(53.5%)降低,并且未增加严重感染和肿瘤复发的风险3。因此,低剂量的ATG(7.5mg/kg)与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在减轻GVHD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控制GVHD的发生。


此外,我们研究中心目前也在进行结合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以探索移植后GVHD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建立了成熟的数字模型,以更好地预测移植后早期发生急性GVHD的高危患者,并在早期阶段加强预防措施。


医脉通:创新药层出不穷,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为急性GVHD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在临床实践中,您认为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有何优势,能否分享一下该药的使用心得?


姜尔烈 教授


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替代传统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创新药物,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更持久的作用时间。该药经历了鼠源性抗体向鼠源人源嵌合体再到全人源化的改进过程。相较于目前国内使用的人鼠嵌合型抗CD25单克隆抗体,该药物的人源化比例高达90%以上。其精准抑制激活的T细胞,不会增加感染风险,因而安全性良好,适用于急性GVHD的预防和治疗,并具备一定的优势。


在国内,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目前主要用于急性GVHD的二线治疗。现有的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均确认该药物在安全性和治疗反应率方面表现良好。作为国内唯一获批的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其广泛应用为GVHD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医脉通:近年来,研究者对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在HSCT后GVHD中的应用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作为血液领域的领军人物,您对该药有何期许与展望呢?


姜尔烈 教授


目前对于急性GVHD的二线治疗,包括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及其他药物,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然而,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虽然许多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二线治疗,但仍需要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以进一步确认在急性GVHD患者中,哪种药物具有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当前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是如何筛选高危急性GVHD患者并尽早进行精准预防。针对此问题,尚需深入探索以便更有效地提供个体化预防方案。


在药物治疗方面,不同免疫抑制药物的联合应用尚缺乏大样本的研究支撑。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抗CD25单克隆抗体与Infliximab等药物的联合治疗,但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疗效并未超越单药治疗效果。因此,探讨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反应率和移植患者生存率为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医脉通: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大大改善了我国移植患者的药物可及性。您认为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为我国患者提供了怎样的便利?


姜尔烈 教授


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在临床研究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往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已上市的药物,导致难以获取比国际同行更前沿的数据。然而,国内自主研发的药物为我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使我们得以运用自主创新的药物进行临床研究,并发表创新性的前沿研究成果。此外,由于该药物在国内生产,可获得性更好,临床应用更加便利,价格上也具有一定优势,且药物剂量更加灵活,临床能够探索更多灵活的用药方案,惠及更多患者。


图片1.jpg

姜尔烈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白血病自体移植协作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

CSCO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副组长

天津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等杂志编委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