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聚焦学术前沿进展、引领血液肿瘤未来,第七届百济神州血液肿瘤高峰论坛——惰性淋巴瘤专场成功召开

2023-07-25 10:04:49来源:第七届百济神州血液肿瘤高峰论坛阅读:19次

      学术绵延、薪火相传。由百济神州主办的第七届百济神州血液肿瘤高峰论坛于2023年7月22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继续以“百创新药 济世惠民”为宗旨,在惰性淋巴瘤专场中,汇聚了众多血液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共同探讨惰性淋巴瘤领域治疗新进展。现将会议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会议伊始,由大会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智教授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教授共同进行开场致辞。两位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亲临本次论坛表示了衷心感谢,同时表示惰性淋巴瘤领域在今年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ASCO、EHA等国际会议中公布的诸多新研究证据,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百济神州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推动了中国血液肿瘤的发展,为中国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佳生存获益。

 

张明智.png

 

张明智教授

 

徐兵.png

 

徐兵教授

 

推陈出新 再攀高峰


纵观CLL治疗新进展

 

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丽宏教授主持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卫教授以《纵观CLL治疗新进展》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徐卫教授介绍道,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靶向药物显著改善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生存;多项RCT III期研究显示:BTKi可显著提升CL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获益显著,并且BTKi是目前指南推荐的初治和复发难治(R/R)CLL的标准治疗药物。泽布替尼用于CLL患者前景广阔,接受泽布替尼长期治疗的患者安全性良好,而对于其他BTKi不耐受的患者,泽布替尼仍能达到深度缓解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限周期治疗是目前的治疗热点,靶向有限周期治疗明显优于免疫化疗;有限周期治疗中更早实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的患者,有望可以维持更久的未检测到微小残留病(uMRD)和长期缓解;对于高危患者维奈克拉联合抗CD20单抗方案仍需进一步优化;有限周期治疗停药后进展的患者,使用BTKi或BCL2i仍然有效。

 

刘丽宏.png

 

刘丽宏教授

 

徐卫.png

 

徐卫教授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进展与思考

 

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岑洪教授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易树华教授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治进展及探索》进行了深入剖析。

 

易树华教授指出,随着BTKi等新药循证数据积累,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治疗模式正在逐步发生改变,多项研究显示:BTKi可获得与化疗免疫联合治疗(CIT)方案相当的疗效缓解深度。BTKi为无法耐受强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多项研究证明: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在疗效、克服基因突变(MYD88WT,CXCR4MUT或TP53MUT)影响、安全性等方面显示出获益;相较于一代BTKi,二代BTKi泽布替尼治疗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较大改善相关。IWWM-11共识专家组认为,推进WM治疗的下一步是开发能够达到深度缓解的强效、新颖的联合治疗方案,从而为有限周期治疗的可能性打开大门。BTKi-based有限周期治疗探索为WM患者提供了深度和快速缓解。非共价BTKi,CAR-T和BCL2i等新药的出现,为共价BTKi耐药或不耐受W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岑洪.png

 

岑洪教授

 

易树华.png

 

易树华教授

 

在CLL专题讨论环节,由山西省运城市第三医院梁云霞教授担任主持,天津市肿瘤医院邱立华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贞书教授围绕“CLL治疗已迈入靶向治疗时代,临床实践中,对于CLL一线治疗您会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具体考量是什么?”这一话题分别分享了在临床工作中的用药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晓琼教授和邱立华教授就“有限周期治疗是目前CLL领域研究热点,请结合临床经验,谈谈含靶向药物有限周期治疗方案未来在CLL领域的临床应用场景和价值”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微信图片_20230724153422.png

 

梁云霞教授、许贞书教授、邱立华教授、唐晓琼教授

 

在WM专题讨论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洪晖教授担任主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林聪猛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曲建华教授就“如何看共价BTKi在WM治疗中的地位、适用人群及如何进行选择”、“BTKi-based有限周期治疗相较于免疫化疗和BTKi持续治疗模式,其优势和顾虑有哪些”两个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黄洪晖.png

 

黄洪晖教授

 

微信图片_20230724155017.png

 

曲建华教授、林聪猛教授

 

求新思变 迎难克艰

 

复发难治FL/MZL的新药治疗探索和思考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崔国惠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蕾教授主持下,河南省肿瘤医院周可树教授分享了题为《复发难治FL/MZL的新药治疗探索和思考》的报告。

 

周可树教授讲道,利妥昔单抗时代下的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生存率已显著提高,多项III期研究证实含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方案为FL患者带来较好的生存获益;基于预后高危因素开发的多种预后模型能够有效预测FL患者预后,及早发现POD24患者,为高危患者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新药时代下,Chemo-free方案为R/R FL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可克服高危难治因素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改善FL患者的预后。免疫化疗极大改善了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的生存,但对于R/R MZL患者,目前仍缺乏最佳治疗方案推荐;新的预测模型:MZL-IPI能够及早发现高危患者,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精准治疗时代下,BTKi、CAR-T等新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以改善MZL患者的生存。

 

张蕾教授和崔国惠教授.png

 

张蕾教授和崔国惠教授

 

周可树.png

 

周可树教授

 

抗IL-6治疗在Castleman病和CRS/ICANS中的探索

 

在北京医院刘辉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庭波教授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魏征教授以《抗IL-6治疗在Castleman病和CRS/ICANS中的探索》为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魏征教授介绍道,Castleman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根据淋巴结分布与器官受累部位,可分为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与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中国人群中MCD占比高、预后差,尤其是重型特发性MCD(iMCD)患者;IL-6在Castleman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司妥昔单抗是唯一在iMCD领域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获得症状持续缓解、达到长期疾病控制,且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的IL-6抗体;司妥昔单抗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并被各类指南优先推荐用于iMCD的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是CAR-T等免疫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IL-6与CRS的发生密切相关;一项回顾性研究和一项前瞻性研究均提示司妥昔单抗可作为CRS、ICANS一线治疗的选择,并且国内外指南也均推荐IL-6抗体用于各级CRS和ICANS的治疗。

 

刘庭波教授和刘辉教授.png

 

刘庭波教授和刘辉教授

 

魏征.png

 

魏征教授

 

BTKi大中华区共识

 

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建民教授主持下,台大医院吴尚儒教授对《BTKi大中华区共识》中惰性淋巴瘤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

 

吴尚儒教授介绍道,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的治疗,建议无论年龄、身体状态、del(17p)和/或TP53突变、IGHV突变状态和治疗背景(一线或挽救)如何,均建议CLL/SLL患者使用BTK抑制剂;尽管对BTK抑制剂的使用决策没有明显影响,考虑到科学利益和长期治疗计划,仍然建议对BTK抑制剂失败患者的常见预后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如del(17p)和/或TP53突变以及IGHV突变状态。对WM患者的治疗,建议使用BTK抑制剂单药或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WM;泽布替尼是MYD88WT突变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是CXCR4突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推荐泽布替尼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以平衡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考虑到头对头研究中的心血管事件。对MZL患者的治疗,推荐BTK抑制剂作为R/R MZL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对FL患者的治疗,推荐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作为R/R FL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杨建民教授.png

 

杨建民教授

 

吴尚儒教授.png

 

吴尚儒教授

 

在专题讨论环节,由杨建民教授担任主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潇潇教授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杨艳丽教授围绕“越来越多的新药在FL/MZL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疗效,如BTKi、CAR-T、双抗等,您如何看待新药在FL/MZL的应用前景?您是否会尝试新药的使用?”这一话题各抒己见、引人深思。广东省中医院吴远彬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饶军教授就“您会在何种情况下考虑使用司妥昔单抗治疗Castleman病,CRS/ICANS?”和“BTKi在淋巴瘤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您如何看待BTKi在淋巴中的临床价值,在哪些领域还可以继续探索?”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微信图片_20230724154143.png

 

杨艳丽教授、王潇潇教授、饶军教授、吴远彬教授

 

大会总结

 

会议最后,张明智教授总结道:本次大会对CLL、WM、FL等疾病领域的最新治疗进展、目前的研究热点例如有限周期治疗等话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与探讨,希望各位医生能将基础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