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16:48:4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交流互动聚共识,思想碰撞寻良策。2023年7月22日,以“百创新药,济世惠民”为主题,由百济神州主办的“第七届百济神州血液肿瘤高峰论坛(The 7th BeiGene Hematology Summit)”在上海成功召开。当日,白血病专场亮点纷呈,众多血液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成人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最新进展、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等进行了学术分享与热烈讨论。医脉通特别整理了专场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上海道培血液病医院王健民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玉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沈树红教授共致开场辞。他们表示,白血病发病率居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前列,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复发/难治(R/R)ALL的诊疗,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免疫治疗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在R/R ALL的治疗以及移植疗效改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儿童ALL或可与成人ALL的药物治疗相关借鉴。在本次会议中,各自领域内的专家相互交流分享,更有利于推进白血病诊疗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的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药是一家人,未来在医药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更多患者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王健民教授开场致辞
张晓辉教授开场致辞
金洁教授开场致辞
刘玉峰教授开场致辞
沈树红教授开场致辞
弦歌之声,融慧前沿——成人专题篇
成人Ph阴性ALL免疫治疗进展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少元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瑾教授分享了成人Ph阴性ALL免疫治疗进展。
传统化疗方案未改变成人ALL患者的不良生存结局,且化疗相关毒性易导致治疗中断和早期死亡。免疫靶向治疗的兴起,正在破局ALL患者的治疗困境。若新诊断Ph阴性B-ALL患者对化疗耐受性良好,在强化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提高缓解率,加深缓解深度,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若新诊断患者对化疗耐受性欠佳,减低剂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例如
王少元教授主持
王瑾教授作精彩报告
成人Ph阳性B-ALL治疗新进展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彭军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迎教授介绍了成人Ph阳性B-ALL治疗新进展。
Ph阳性B-ALL约占成人B-ALL的25%,且多见于老年患者。该病复发风险高,长期生存结局不理想。靶向免疫治疗时代,更多治疗Ph阳性ALL的新药组合研究获得进展,有望进一步减少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需求,改善患者生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化疗是Ph阳性ALL的标准治疗方案,新型TKI如氟马替尼和
彭军教授主持
王迎教授作精彩报告
panel discussion
在山西白求恩医院马梁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魏辉教授的主持下,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蓝建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刘立根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吴秋玲教授围绕“免疫疗法和传统化疗在Ph阴性ALL患者中的应用(可行的组合方式或排序、适用人群以及方案优化等)”、“免疫治疗时代低强度化疗和无化疗方案在Ph阳性ALL治疗中的定位”等话题展开了积极讨论。
马梁明教授、魏辉教授主持
讨论环节现场照片
B-ALL治疗中MRD的临床价值
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宋献民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协和医院段明辉教授以“B-ALL治疗中MRD的临床价值”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化疗方案的改进提升了诱导缓解率,但仍未改变成人ALL患者复发的结局。完全缓解后MRD阳性(>10-4)是复发的关键因素,MRD驱动的治疗策略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段教授从检测手段、监测时机、MRD驱动的治疗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MRD管理的优化。二代测序(NGS)比多色流式细胞术(MFC)更能预测复发风险,移植前达到NGS-MRD阴性(<10-6)可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此外,整个治疗期间应强调规范的MRD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动态的危险度分层和治疗方案调整。贝林妥欧单抗用于MRD阳性ALL患者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可实现较高比例的NGS-MRD(10-6)阴性率,对于MRD阴性患者也可延长其总生存期。
宋献民教授主持
段明辉教授作精彩报告
panel discussion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朱尊民教授的主持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兴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朱琦教授就“MRD的深度和持续缓解对ALL患者的预后意义”、“在流式MRD阴性患者中贝林妥欧单抗相对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对临床诊疗的启示”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朱尊民教授主持
讨论环节现场照片
成人专场会议总结
在交流碰撞中,成人专场会议落下帷幕,金洁教授、王健民教授进行了总结,表示白血病的治疗目标就是追求更快、更深的缓解,以及更舒适、更长的生存。对于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的老年患者,研究者已经探索出Chemo-free方案,未来能否取得进一步突破,譬如开发出Transplant-free方案还需医药行业工作者继续努力。免疫治疗药物如贝林妥欧单抗为ALL的治疗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向,未来需要结合MRD的动态监测结果来进行药物的选择与组合,并开展相关临床试验确定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
金洁教授、王健民教授总结
聚以论道,耀启新篇——儿童专题篇
儿童新诊断ALL的诊治进展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群教授、上海市儿童医院蒋慧教授的主持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瑞东教授深度剖析了儿童新诊断ALL的诊治进展。
对于儿童新诊断ALL,继续增加传统化疗强度难以提升疗效,而且化疗毒性较大,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尚需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通过精准诊疗手段探寻临床反应标志物等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MRD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为降低复发和减少传统化疗毒性,提高高危患儿生存为目标,儿童ALL免疫治疗的探索已走进前线。贝林妥欧单抗用于MRD阳性或化疗不耐受的B-ALL患儿,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新兴免疫疗法的引入将促进整体治疗模式的转变,众多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胡群教授、蒋慧教授主持
张瑞东教授作精彩报告
儿童R/R ALL免疫治疗进展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乐萍教授的主持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徐卫群教授详细阐述了儿童R/R ALL免疫治疗进展。
B-ALL患儿总体存活率较高,但仍有部分患儿的治疗较为棘手,表现为复发或难治。免疫治疗如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抗体-药物偶联物为R/R B-ALL患儿提供了精准治疗方案。双特异性抗体贝林妥欧单抗是在国内已获批应用于儿童R/R B-ALL患者,在此类患者中可实现较高的缓解率和MRD阴性率,增加移植机会,改善患者生存,且安全性良好。低强度化疗序贯免疫治疗的改良方案达到了减毒增效的效果,尤其UKALL R3序贯贝林妥欧单抗的方案有望成为新的标准治疗。
张乐萍教授主持
徐卫群教授作精彩报告
panel discussion
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胡绍燕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建培教授的主持下,西安市儿童医院刘安生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卢俊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麦惠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宏胜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徐刚教授对“免疫治疗在新诊断儿童B-ALL治疗方案中的应用时机和适用人群”、“免疫治疗如何优化R/R儿童B-ALL的治疗方案(挽救诱导、巩固、维持)”等话题分享了真知灼见与诊疗经验。
胡绍燕教授、方建培教授主持
讨论环节现场照片
儿童专场会议总结
会议尾声,刘玉峰教授、沈树红教授对所有参会专家以及其他血液同道表达了感谢,表示贝林妥欧单抗在清除MRD、降低ALL化疗用药强度等方面有着较大优势,确定最佳适用人群、实施精准分层治疗、创造更多贝林妥欧单抗的使用机会、提高药物可及性是未来探索的方向。希望中国血液人继续奋斗,为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刘玉峰教授、沈树红教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