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19:28:00来源:医脉通阅读:30次
携手并进,谱写淋巴瘤治疗新篇章。由恒瑞医药主办的“周三有你·淋巴瘤大咖面对面”系列会议第一期已于2023年7月26日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邱录贵教授担任主持,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婷玉教授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Seràgnoli血液学研究所Pier Luigi Zinzani教授分享病例,与国内众多血液肿瘤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林普利塞在淋巴瘤领域的应用价值。医脉通现将会议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开宗明义——大会主持致辞
会议伊始,邱录贵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林普利塞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PI3Kδ抑制剂,已于2022年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目前也正在探索林普利塞治疗其他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疗效,期待数据的早日呈现。本次会议我们将携手中外淋巴瘤领域专家,结合临床实践,共同探讨林普利塞治疗淋巴瘤的临床应用前景。
邱录贵教授致辞
锐意创新——林普利塞中国病例分享
王婷玉教授分享了1例林普利塞治疗原发难治性FL达部分缓解(PR)的病例。该患者初诊时为3a级、ⅢB期FL,一线经CHOP、R-CHOP方案各治疗2个周期后出现疾病进展(PD)。二线给予R2-GDP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仍未获得缓解。三线治疗选用林普利塞单药治疗2个周期后疗效评估达PR,继续使用该方案治疗缓解持续时间长达20个月,且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AE)多为1级。患者复发后接受CD19 CAR-T治疗,达PR,持续缓解19个月。再次进展后接受CD3×CD20双抗治疗,达PR,目前正在随访中。
该病例属原发难治性FL,预后较差。新药时代PI3K抑制剂是R/R FL患者新的治疗选择,林普利塞使患者获得了快速缓解、延长生存的机会。其他新药如CAR-T、双抗等也为R/R FL患者提供了后线治疗选择。
注:CHOP:
王婷玉教授分享病例
他山之石——林普利塞国外病例分享
Pier Luigi Zinzani教授首先分享了1例林普利塞治疗复发性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达完全缓解(CR)的病例。该患者初诊时为ⅢB期、伴滤泡辅助性T细胞表型的AITL,一线接受6个周期BV-CHP方案治疗后达CR,但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准备过程中行PET-CT检查显示PD。二线接受2个周期BV治疗后再次出现新的皮肤病变,确认PD。后续患者入组临床试验,接受林普利塞单药治疗,2个月后疗效评估达CR,皮肤病变完全消退,目前正持续治疗中,生活质量良好,计划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接下来Pier Luigi Zinzani教授继续分享了1例林普利塞治疗复发性PTCL-非特指型(PTCL-NOS)达CR的病例。该患者为ⅣB期PTCL-NOS,一线接受6个周期CHOEP治疗,达CR,后续行移植,2年后出现PD。二线治疗选用6个周期BV方案,治疗期间出现B症状,行PET-CT检查仍显示PD。后续患者入组临床试验,接受2个周期林普利塞(80mg/天)治疗后未报道AE,行PET-CT检查显示患者达CR。患者继续接受第3个周期减量的林普利塞(40mg/天)治疗,并成功进行移植。
本次分享的2例患者均属R/R PTCL,移植是治愈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而移植前的状态十分重要。2例患者接受林普利塞治疗后均可达快速且深度的缓解,有助于后续移植的进行。故林普利塞有望为计划行移植的R/R PTCL患者提供良好的桥接治疗选择。
注:BV-CHP:维布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CHOE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泼尼松
Pier Luigi Zinzani教授分享病例
聚光前行——中外对话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耀教授
林普利塞作为高选择性PI3Kδ抑制剂,安全性良好。2例PTCL患者接受林普利塞治疗达CR后,后续行移植治疗的疗效与必要性如何?林普利塞用作移植后维持治疗的前景与可行性如何?
Pier Luigi Zinzani 教授
(1)通过分享的2例病例可以看到,林普利塞可为复发难治患者带来快速深度缓解,这对进入非常好的移植状态非常重要,目前移植在PTCL治疗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治愈PTCL的有效治疗方法。(2)林普利塞作为移植后维持治疗方案是具有前景的后续探讨方向,可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探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邹立群教授
从中外不同病例的分享中收获颇丰,林普利塞无论是治疗FL还是T细胞淋巴瘤均显示较优的疗效和安全性。在CD30+ AITL病例中,一线治疗选用了含BV的方案,在欧美国家PTCL患者如何选择一线治疗方案?
Pier Luigi Zinzani 教授
在欧洲,可选用CHOP或CHOEP方案行一线治疗。在美国,根据NCCN指南,若患者CD30+,可选用含BV方案行一线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贾永前教授
林普利塞的使用剂量是否可以进行个体化调整?未来推荐的林普利塞最佳联合治疗方案有哪些?
Pier Luigi Zinzani 教授
(1)分享的第2例患者使用林普利塞80mg治疗2个月后达CR,后续尝试减低剂量至40mg,2个月内患者成功进行移植。所以可以在患者达到CR或者相应的缓解后调整剂量。(2)我们也在思考和尝试林普利塞达CR后是否有其他的后续治疗进一步巩固疗效,或者是否可以进行联合治疗以进一步提升疗效,包括联用西达本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方案的探索。
邱录贵 教授
(1)可根据患者体能状态,肿瘤负荷,耐受性等多种因素调整林普利塞的剂量。在FL的I期临床试验中,林普利塞在20mg时已显示一定疗效,80mg时达到了较好的疗效,探索至200mg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故II期试验推荐剂量为80mg。(2)含林普利塞的联合治疗方案目前正在探索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梅教授
林普利塞已上市一段时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今天的病例分享也收获颇丰。PI3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在很多瘤种中会涉及,林普利塞在这些瘤种中应用前景如何?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计划行移植,可否将林普利塞作为维持用药?
Pier Luigi Zinzani 教授
(1)PI3K抑制剂确实不限于FL或PTCL的治疗,对其他瘤种也有潜在可治疗机会。一项Ib/II期临床研究显示,林普利塞联合GemOx方案治疗R/R DLBCL患者ORR达61%,CR率达34.1%,其对于其他淋巴瘤也有一定疗效。针对其他瘤种的疗效还需进一步探索。(2)我们也在尝试林普利塞更多的可能性,目前正在探索其在二线治疗中的疗效,若取得积极的结果,也有可能开展移植后的巩固治疗试验,且可尝试不同的联合方案,有可能取代移植治疗的效果。基于新一代PI3K抑制剂更优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可应用的场景非常广阔。
中外专家参与讨论
大会总结
会议尾声,大会主持邱录贵教授总结到,本次会议打造了中外学术交流平台,众多血液肿瘤领域专家结合林普利塞治疗FL、PTCL的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了林普利塞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前景。期待后续更多数据的产生,以阐释林普利塞在各瘤种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造福更多中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