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夜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这些你都清楚吗?

2023-08-02 18:07:30来源:医脉通阅读:31次

夜间高血压通常指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中发现的夜间血压升高的一种临床情况。研究显示,中国、日本等亚裔人群夜间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白种人,可能与高盐膳食、盐敏感等有关。夜间高血压危害巨大,且可独立于日间血压预测心血管死亡及总死亡。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夜间高血压由于采用常规诊室血压测量及家庭血压监测难以识别、极易漏诊,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重视,患者暴露在较高心血管风险中。当前对于夜间高血压管理尚无指南可遵循,因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专家撰写本共识,为临床实践中夜间高血压管理提供参考意见与建议。


夜间高血压的定义


按照2018年中国和欧洲高血压指南,夜间平均收缩压≥12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70mmHg即可定义为夜间高血压,不论其血压节律为杓型或非杓型,以及白天血压如何。


单纯夜间高血压(isolated nocturnal hypertension)是指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20/70mmHg,但白天收缩压/舒张压<135/85mmHg的一种特殊类型,更加隐匿、不易识别。


对于已接受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如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20/70mmHg,但白天收缩压/舒张压<135/85mmHg,可定义为“未控制的夜间高血压”(uncontrolled nocturnal hypertension)。


夜间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高盐膳食、睡眠障碍或频繁起夜者易发生夜间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或外周动脉疾病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以及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者,是夜间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夜间高血压诊断


24h ABPM 是夜间血压评估的常规方法,也是夜间高血压临床诊断的标准方法。根据《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与诊室1级(140/90mmHg)和2级(160/100mmHg)高血压诊断阈值相对应的夜间血压参考值分别为120/70和130/80mmHg。


推荐将ABPM 当天患者记录的睡眠时段定义为夜间时段。若无作息时间记录,也可以短时钟定义的方法,如将23:00—5:00作为夜间时段。夜间时段每30min测量1次血压,最少有7个有效读数是ABPM 夜间血压测量质量合格的标准。


夜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


➤治疗原则:

(1)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生活方式改变与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并举;

(3)采用长效降压药足剂量或联合治疗控制夜间高血压;

(4)结合个体情况选择能有效降低夜间血压的治疗策略。


➤降压目标:原则上,应将夜间平均血压控制在120/70mmHg以下。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虚弱老年高血压患者等尤应注意。


夜间高血压管理建议


  (1)24h ABPM 夜间平均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70mmHg,诊断为夜间高血压。

  (2)推荐初诊及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进行24h ABPM,以筛查有无夜间高血压;高盐膳食者、老年人、肥胖、糖尿病、CKD、OSAS、睡眠障碍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夜间高血压易患人群,应重点筛查。

  (3)经认证的具有夜间血压测量功能的家庭血压监测设备,可以用于夜间高血压日常随访管理。

  (4)原则上,应将夜间平均血压控制在120/70mmHg以下。

  (5)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伴发的临床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CKD、OSAS等。

  (6)生活方式干预,如低钠富钾膳食、改善睡眠、减重等,有助于夜间血压控制。

  (7)推荐长效降压药足量使用或两种及多种药物联合,以控制夜间高血压。

  (8)在可及前提下,优先采用具有控制夜间血压优势的降压药。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