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 16:02:38来源:2023年ASCO Breakthrough会议阅读:43次
2023年ASCO Breakthrough会议于8月3-5日在日本横滨举办。ASCO Breakthrough是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科学会议,旨在探讨肿瘤学领域的新进展和新突破。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莫树锦教授分享肺癌领域最新进展。
医脉通:随着ADAURA数据逐步出炉,确证EGFR-TKI成为ⅠB~Ⅲ期EGFR突变NSCLC患者术后的标准辅助治疗。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早期NSCLC术后辅助治疗的现状?
莫树锦教授:在2023年ASCO年会上,ADAURA研究重磅公布了最终总生存(OS)结果。5年OS随访数据显示,对于ⅠB-ⅢA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5年OS率高达88%,死亡风险较安慰剂组下降51%(HR=0.49,P<0.0001)。因此对于EGFR突变患者来说,术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但对于ⅠB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化疗目前还存在争议,ADAURA研究中只有26%的ⅠB期患者接受了化疗。因此ⅠB期患者可选择单用奥希替尼,但 Ⅱ~ⅢA 期患者应该考虑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奥希替尼。
医脉通: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表明基于ctDNA检测的分子微小残留病灶(MRD)与肿瘤的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您又如何看待MRD对于肺癌辅助治疗的价值?
莫树锦教授:MRD可以作为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具有预测预后价值。多个研究证实术后ctDNA MRD阳性患者的复发风险高于ctDNA MRD阴性患者,MRD可以比影像学提前预测疾病复发。指导个体化辅助治疗是MRD重要的潜在应用场景,多项观察性研究结果也表明,术后ctDNA MRD阳性患者能够从辅助治疗中获益,ctDNA MRD阴性患者可能无法获益,但目前仍缺乏前瞻性研究数据。期待随着技术的日趋完善,更多前瞻性研究的出炉,相信肺癌术后MRD检测的临床应用未来可期。
医脉通:从肺癌领域公布的众多成果来看,您认为肺癌辅助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莫树锦教授:针对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肺癌辅助靶向治疗已明确获益。针对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在免疫治疗时代,基于ctDNA的MRD在预测免疫治疗反应以及指导辅助免疫治疗等方面或可发挥更大作用,目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抗体偶联药物(ADC)兼备靶向和细胞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肺癌领域同样展现了不俗的疗效,也期待ADC药物在早期肺癌领域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