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之声 | 探索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因子,国内两大顶尖泌外团队均有成果公布

2023-08-29 18:52:00来源: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医脉通编译阅读:16次

导读   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患者结局受疾病特征和个体特征影响存在较大异质性。为探索有价值的预后因子,四川华西及复旦肿瘤泌外团队分别开展了两项回顾性研究。近日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期刊公布了这两项研究的调查结果,医脉通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1.淋巴结转移位置对mHSPC患者预后的影响[1]

 

1.png

 

这一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1月28日至2021年2月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70例男性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报告转移灶的区域位置并评估转移区域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研究团队根据转移方式将患者分为5个亚组:单纯骨转移(G1)、骨转移伴区域淋巴结(LN)转移(G2)、骨转移伴非区域淋巴结(NRLN)转移(G3)、肺转移(G4)和肝转移(G5)。此外,根据LN转移平面(分别在横隔膜以下或以上)将G3组患者分为G3a和G3b。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不同转移模式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无进展生存期(C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 

结果显示,G1组(中位CFS:18.7个月;中位OS:70.5个月)和G2组(中位CFS:23.0个月;中位OS:65.5个月)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对较好,G3a组(中位CFS:14.3个月;中位OS:45.8个月)和G4组(中位CFS:15.0个月;中位OS:47.7个月)患者的预后中等,G3b组(中位CFS:8.2个月;中位OS:38.1个月)和G5组(中位CFS:8.7个月;中位OS:26.0个月)患者的生存预后最差。G3b组患者的预后与G5组相当,但显著差于G3a组(中位CFS:8.2个月 vs 14.3个月,P=0.015;中位OS:38.1个月 vs 45.8个月,P=0.038)患者。

 

 29(1).png

图1 G3组淋巴结转移位置(a:横膈膜以下;b:横膈膜以上)对CFS及OS的影响

 

这一研究表明,转移灶的区域位置能够预测mHSPC患者的预后,同时存在骨转移和NRLN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此外,NRLN转移灶的位置越远(横膈肌以上),疾病的侵袭性越强。

 

2.身体成分及脂肪细胞因子与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mCRPC患者预后的关系[2]

 

 2.png

 

多西他赛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为评估身体成分和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mCRP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的关系,研究团队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mCRPC患者的病历资料。 

研究人员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详细测量了患者身体成分参数,包括骨骼肌指数(SMI)、内脏脂肪指数(VATI)和皮下脂肪指数(SATI)。此外,还收集了患者治疗前多种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6、胰岛素、瘦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脂联素和抵抗素。Cox回归和Kaplan-Meier法用于生存分析。 

共105例mCRPC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结果显示,与低VATI组患者相比,高VATI组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中位PFS:10个月 vs 7个月,P=0.008;中位OS:24个月 vs 15个月,P=0.017)。而SMI和SATI与PFS和OS均无显著相关性。 

在检测的6种脂肪细胞因子中,仅瘦素与mCRPC预后相关。与低瘦素组患者相比,高瘦素组患者的预后不佳(中位PFS:7个月 vs 12个月,P=0.0018;中位OS:17个月 vs 22个月,P=0.04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VATI是PFS和OS的独立保护因素,而高瘦素水平是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

 

 29(2).png

图2 VATI和血清瘦素水平对mCRPC患者PFS及OS的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CT成像测算的VATI和血清瘦素水平可提供与多西他赛治疗的mCRPC患者预后相关的重要信息,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