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18:14:0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淋巴瘤患者,尤其是男性,在所有癌症种类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中双双位列前十1,疾病负担十分严重。部分复发难治患者的后线治疗选择屈指可数。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推动了淋巴瘤领域的精准治疗,也为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带来福音。
应患者之需,聚力创新,林普利塞初露锋芒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磷脂酰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Linperlisib)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于2020年9月,获得NMPA颁发的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此前林普利塞已获得FDA颁发的F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和T细胞淋巴瘤适应症的三项孤儿药资格认定。继FL适应症后我们期待外周T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批,为广大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的用药选择。
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复发难治患者重燃希望
林普利塞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PI3Kδ高选择性抑制剂,I期临床试验在多种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在2022年EHA会议公布的林普利塞治疗R/R FL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3结果显示,林普利塞在R/R FL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达79.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3.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总生存(OS)率分别达到97.6%和91.4%。同时,林普利塞的安全性也值得一提,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级或2级(83.9%),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5%)均为化疗常规血液学毒性,而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特别关注的肝毒性等发生率也较低。基于以上数据,我们相信林普利塞有望为R/R FL患者带来更好的疾病缓解、更长的生存。
图1 林普利塞作用机制
多领域探索,前景广阔,有望惠及更多患者群体
除此之外,林普利塞在其它淋巴瘤亚型中,也非常有应用前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林普利塞用于T/NK细胞淋巴瘤的治疗。T/NK细胞淋巴瘤在东方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占比高于国外,国内T/NK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0%~25%,显著高于国外的10%左右。在林普利塞扩展队列研究中入组了40余例R/R PTCL患者,完全缓解(CR)率高达35%,ORR达60%,疾病控制率达84%,中位PFS为10个月4。AE的发生率不高于FL的治疗,肺部感染或严重的间质性病变的发生率也较低,整体安全性良好3,4。总体而言,林普利塞作为全新一代的高选择性PI3Kδ抑制剂,显示出了非常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同时口服一天一次,服用方便,将为淋巴瘤患者治疗带来更多的优质选择。此外,未来通过与不同药物联合的探索,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使更多患者获得缓解并延长生存,增加治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