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ESC中国之声丨PCI后STEMI患者随机血糖与白蛋白比值(RAR)与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和临床结果的关系

2023-09-03 21:39:39来源: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3 ESC)阅读:12次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相关并发症仍是心血管疾病领域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STEMI患者的造影后急性肾损伤(PC-AKI)和临床结果的早期风险评估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最佳临床决策。血糖和白蛋白都跟慢性炎症相关,慢性炎症在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随机血糖与白蛋白比值(RAR)是否能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的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生和临床结果。为此,广东省人民医院何鹏程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包括2924例STEMI患者的队列研究,旨在探索RAR对于接受PCI的STEMI患者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和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640 (12).jpg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2924例。计算所有纳入患者的RAR值,并根据其三份位数将患者分为三组:T1:RAR<8.62; T2:8.62≤ RAR ≤ 9.04; T3:9.04≤ RAR ≤ 9.45。主要终点为院内PC-AKI,即冠脉造影后48-72小时内与基线比较血清肌酐升高超过44.2 mol/L (0.5 mg/dL),次要终点为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PC-AKI的发生随RAR的增加逐渐增加 (3.2 % vs 4.8 % vs 10.6 %, P<0.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作为连续变量,RAR与患者PC-AKI [校正优势比(OR): 1.10, 95 % 置信区间(95 % CI): 1.04 - 1.16, P = 0.000]和院内MACE (OR: 1.07, 95 % CI: 1.02 - 1.14, P = 0.012)的发生相关。

 

作为分类变量,RAR仍与患者PC-AKI (T3 vs. T1,OR: 1.10, 95 % CI: 1.04 – 1.16, P = 0.000) 和院内MACE (T3 vs. T1, OR=1.63, 95 % CI:1.02 - 2.60, P =0.041)的发生相关。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OC分析)表明,RAR可以较好预测PC-AKI[曲线下面积(AUC) =0.666, 95 % CI=0.625-0.708, P <0.001]和院内MACE (AUC= 0.662, 95 % CI =0.619 - 0.706),另外,亚组分析提示,RAR在非糖尿病亚组的预测价值高于糖尿病亚组 (AUC: 0.640 vs. 0.611, P =0.021)。

 

表1.院内PC-AKI和MACE多因素分析。

10-1.png

 

10-2.png

图1.院内PC-AKI(A), MACE(B)和PC-AKI亚组分析(C)ROC曲线

 

10-3.png

图2. 结局事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研究结论

在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高RAR与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和院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640 (13).jpg

刘远辉医生和赖平医生在ESC现场

 

研究者简介


1693748759698918.jpg

何鹏程教授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 现任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 (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Fellow (FSCAI);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Fellow(FAPSIC); 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多个学会任职

• 何鹏程教授带领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优化治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聚焦于线粒体稳态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人民医院双青人才计划等多个项目 

• 累计发表中英文文章超60篇,其中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50分,临床研究单篇最高IF(2022)= 38.9996,基础研究单篇最高IF(2022)=13.3003

 

 

1693748792171873.png

刘远辉博士

•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从事常见心血管疾病诊治,专注于冠脉、大动脉介入治疗。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等多项临床与基础研究,在Am J Obstet Gynecol、Cardiovasc Diabetol、Euro Radiol等发表SCI论文30多篇

• 担任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青年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首届青年编委、《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青年编委。“珠江科技新星”、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心血管青年医师”、 2019年第一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临床科研创新奖”、第二季“中美心血管青年医师”临床技能大赛百强选手、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届“优秀青年人才”、“优秀共产党员“、”优质医疗服务之星“


1693748824775042.png

赖平医生

 

•医学博士,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始就职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心血管常见疾病的诊治工作;现为德国心脏中心青年学者,多次参加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研究会议并进行海报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完成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和赣南医学院课题各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信源:ESC官网

 

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