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ESC中国之声丨FUNDC1通过调控线粒体与内质网接触点恢复自噬流以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

2023-09-03 21:21:45来源:医脉通阅读:25次

化疗药阿霉素的一个常见副作用是其心肌毒性作用,自噬流的紊乱是导致阿霉素心肌毒性的机制之一,但关于自噬在其中的具体角色未有定论,对此,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何鹏程教授团队在2023年欧洲心脏大会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线粒体外膜蛋白FUNDC1可通过调控线粒体与内质网接触恢复自噬流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


1693747536296755.jpg


研究内容


团队首先使用自噬研究的辅助药物及一系列自噬探针系统地在阿霉素处理的心肌细胞中检测自噬流,发现阿霉素诱导了自噬体的组装异常。机制研究提示阿霉素诱导了心肌细胞内线粒体与内质网接触点(Mitochondrial and ER Contact Sites, MERCs)结构的显著减少,FUNDC1是MERCs的衔系蛋白之一,团队进一步通过截短体实验证明FUNDC1的下调是导致阿霉素处理的心肌细胞内MERCs结构减少的主要原因,通过FUNDC1恢复MERCs结构可纠正阿霉素处理心肌细胞中的自噬流紊乱,最后通过体内体外实验验证了FUNDC1对于阿霉素处理心肌的保护作用。


研究总结


在本研究中,团队发现阿霉素通过抑制自噬体的组装诱导自噬流的阻滞,而MERCs结构的减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MERCs的衔系蛋白FUNDC1可维持MERCs结构和恢复受阿霉素阻滞的自噬流,并在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研究者简介



1693747571914424.jpg

何鹏程教授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 现任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 (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Fellow (FSCAI);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Fellow(FAPSIC);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多个学会任职

• 何鹏程教授带领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优化治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聚焦于线粒体稳态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人民医院双青人才计划等多个项目

• 累计发表中英文文章超60篇,其中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50分,临床研究单篇最高IF(2022)= 38.9996,基础研究单篇最高IF(2022)=13.3003


1693747604391423.jpg

何伟彬博士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2023级内科学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细胞器间的接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角色,尤其关注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 2篇


信源:ESC官网


专题报道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