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ESC 中国之声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尼可地尔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冠心病患者MACE和脑卒中发病率,改善总体死亡率

2023-09-03 20:02:24来源:医脉通阅读:24次

8月25日,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3 ESC)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盛大开幕。会议期间多位中国学者将携研究成果闪耀ESC舞台。


尼克地尔是一种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可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时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尚不明确。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周宁教授领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李平副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陈娟教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舒鸿洋博士共同参与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旨在探究尼可地尔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长期影响。该研究结果将在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3 ESC)上公布,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640.png


研究简介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在武汉的三所三级医院纳入了从2002年8月-2020年3月期间因冠心病住院接受尼可地尔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4669名)或仅进行β受体阻滞剂治疗(12243名)的16912名心绞痛成年患者。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诊断为冠心病;③间隔时间≥7天的两次就诊记录;④出院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或不联合尼可地尔。


排除标准:①关键的人口统计或医疗数据缺失或有误;②诊断为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隐匿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等。


3-1.png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法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其组成部分(心肌梗死、卒中和全因死亡率)累积发生率的影响;使用反向概率治疗加权(IPTW)来调整混杂因素的可能影响;并使用Cox回归分析来计算风险比(HR)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95%CI)。对于2012年1月1日后入院的患者进行基于IPTW的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研究结果


1.基线特征


研究在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吸烟、饮酒等)、合并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及合并用药[如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硝酸盐、曲美他嗪、抗血小板药物]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了IPTW后平衡。


2.主要结局


在2.5年时,在MACE发生率方面,与单用β受体阻滞剂相比,尼可地尔联合β受体阻滞剂患者无MACE存活概率更高(HR:0.80 [0.73,0.87] ,P<0.0001),经IPTW校正后结果不变(HR:0.79 [0.72,0.87] ,P=0.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2.png

图2 研究的主要结局

注:图A未校正,图B IPTW校正队列


3.次要结局


2.5年时,与单用β受体阻滞剂相比,β受体阻滞剂联合尼可地尔患者无脑卒中存活概率更高(HR:0.43 [0.37,0.49] ,P<0.0001),经IPTW调整后结果不变(HR:0.48 [0.42,0.54] ,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3.png

图3 无脑卒中存活率

注:图A未校正,图B IPTW校正队列


此外在2.5年时,两组心肌梗死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HR:1.08 [0.97,1.20] ,P=0.1659),经IPTW调整后差异仍不显著(HR:1.03 [0.92,1.15] ,P=0.1659)。


3-4.png

图4 心肌梗死发病率

注:图C未校正,图D IPTW校正队列


此外,在2.5年时,与单用β受体阻滞剂相比,β受体阻滞剂联合尼可地尔患者总生存率更高(HR:0.62 [0.43,0.88] ,P<0.0084),有统计学意义。但经IPTW调整后差异不显著(HR:0.93 [0.64,1.37] ,P=0.7259)。


3-5.png

图5 总体生存率

注:图E未校正,图F IPTW校正队列


研究结论


尼可地尔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降低冠心病患者MACE和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改善总体生存率。但由于该研究具有观察和回顾性质,因此无法确定添加尼可地尔与MACE发生率降低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由于现实因素影响,两次住院记录之间的用药情况无法保证。


研究者简介


1693742933664511.jpg

周宁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复旦大学内科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罗马琳达大学博士后。第13届全国青联常委、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宣部“时代楷模”群体成员、湖北省“荆楚楷模”、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中国好医生”

• 全国/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青年委员。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议专家

• 2021年第8届东方新星奖获得者、2020年国家卫健委新时代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2020/2019年武汉温暖瞬间年度人物、2018年中国心血管公益传播杰出贡献奖、2017年“长城青年研究奖”冠军、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度会议最佳壁报奖和中国区最佳论文摘要奖、201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心血管病基础论坛“杰出青年科学家”、主要从事心脏起搏和心电生理介入诊疗,擅长各种生命支持装置(ECMO、IABP等)植入、心脏起搏器/ICD/CRT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以及左心耳封堵术等

• 近年来在权威SCI医学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项目10余项。“周悘说”自媒体矩阵(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共计百万关注量)运营者 


1693742989973040.jpg

舒鸿洋 医学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

•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等权威SCI医学期刊发表论文8篇,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获批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专题报道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