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22:05:15来源:第十一届血液肿瘤学会年会(SOHO 2023) 医脉通编译阅读:15次
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治疗具有挑战性。FDA批准Epcoritamab(靶向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皮下注射(SC)用于治疗既往接受≥2线系统治疗的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包括惰性淋巴瘤引起的DLBCL)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成人患者。在EPCORE NHL-1试验中,epcoritamab SC单药治疗在R/R LBCL患者中显示出深度、持久的缓解和可控的安全性。第十一届血液肿瘤学会年会(SOHO 2023)将于9月6-9日在美国休斯顿召开。2023 SOHO的主题是“血液肿瘤个体化治疗的进展”。美国的Yasmin Karimi教授等人报告了epcoritamab单药治疗R/R LBCL(包括DLBCL和HGBL)的最新结果(EPCORE NHL-1,I/II期;NCT03625037),并在2023 SOHO上发表。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R/R CD20+ LBCL患者。截至2022年11月18日,157例患者(148例DLBCL或HGBL[疗效人群]、4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5例3B级滤泡性淋巴瘤[FL])接受了治疗。患者接受epcoritamab SC递增剂量1和2,随后接受48mg全剂量,28天为一个周期(QW C1-3;Q2W C4-9;Q4W C≥10),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20个月,157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中,36例仍在治疗。患者既往接受过中位3线的治疗,61%的患者患原发性难治性疾病,39%的患者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最常见的任何级别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5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4%)、发热(24%)、疲劳(23%)、恶心(22%)和腹泻(21%)。9例患者发生1-2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1例患者发生5级ICANS,与治疗相关。此外,1例致命的COVID-19病例被认为与治疗相关。
CRS主要为低级别(48%为1-2级,3%为3级),且多发生在第1次全剂量后。DLBCL或HGBL患者(n=148,疗效人群)的总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61%和39%,值得注意的是,39%的患者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5.5个月(95%CI,9.7-20.8),中位总生存期(OS)为18.5个月,CR患者未达到。
研究结论
该研究的长期随访再次表明,epcoritamab SC单药治疗在R/R DLBCL或HGBL患者中可诱导持久的完全缓解,并具有良好的长期结局和可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