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12:01:03来源: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3 ESC)阅读:16次
近日,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3 ESC)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盛大开幕。会议期间多位中国学者将携研究成果闪耀ESC舞台。
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胡新央教授分享了“Sex Differences in FFR- or IVUS-Guided PCI in the Randomized FLAVOUR Trial”的研究。
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和冠心病(CAD)均存在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容量及最小管腔面积均较小,斑块负荷更轻,血流储备分数(FFR)较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官腔。生理或影像技术在PCI的决策和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FFR或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的PCI成功率和临床结局可能因性别而异,为此胡教授进行了相关探索。
研究目标
本试验为研究者发起的国际随机试验的二次分析,旨在在进行不同治疗策略(直接PCI和延迟PCI)的患者中,探究性别对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临床结局的影响。主要结局为24个月时的靶血管失败(TVF),定义为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
研究设计
FLAVOUR试验中的1682名患者存在1820处中度狭窄病变,排除未达到研究结局的63名患者后,共有1619名患者纳入试验。482名女性患者(517处中度狭窄,其中211处行直接PCI治疗,306处行择期治疗),1137名男性(1236处中度狭窄,其中592处直接PCI治疗,644处行择期治疗)。
图1 研究流程
研究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的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均较小,FFR较高。此外,女性的PCI成功率较低(40.8% vs 47.9%,P=0.008),差异归因于FFR而非IVUS引导的PCI。
图2 男性与女性PCI成功率的差异
在中度狭窄的情况下,无论接受直接PCI治疗还是择期PCI治疗的患者,女性TVF累积发病率低于男性(2.4% vs 4.8%;HR=1.93;95%CI:1.03-3.62;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3 男性与女性TVF率的差异
根据治疗类型,在延迟PCI治疗的女性中,TVF的累积发病率低于男性(1.7% vs 5.2%;HR=3.1;,95%CI:1.23-8.22;P=0.017);而直接PCI治疗的女性TVF的累积发病率与男性相比无显著差异(3.4% vs 3.7%;HR=1.12;95%CI:0.48-2.62;P=0.792);女性患者在2年后的临床结局更好。
图4 治疗类型不同TVF率的比较
女性患者进行FFR或IVUS引导的PCI策略的TVF累积发病率无显著差异(2.2% vs 2.5%;HR=0.90;95%CI:0.29-2.78;P=0.852)。在男性中同样如此(4.8% vs 4.1%;HR=1.18;95%CI:0.68-2.03;P=0.561)。无论性别如何,FFR和IVUS引导的PCI策略产生了相似的临床结局。
图5 治疗策略不同TVF率的比较
研究结论
在中度狭窄的情况下,仅进行血管造影可能会给女性带来过度治疗的风险。在血管造影的同时进行FFR或IVUS指导策略,有助于避免在评估女性病变严重程度时出现系统误差。此外,对于进行FFR指导的延迟PCI治疗的女性,减少干预措施可确保安全。与IVUS相比,FFR指导的PCI成功率较低,但女性和男性使用的预后价值相似。
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