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0 10:28:32来源:世界肺癌大会(WCLC2023) 医脉通编译阅读:11次
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2023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今年9月9-12日在新加坡召开。WCLC是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多学科肿瘤学会议,每届都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7000多名专业人士参会,共同探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前沿诊疗进展。IASLC-CSCO-CAALC联合专场于9月9日开幕,今年恰逢 IASLC、CSCO和CAALC联合召开WCLC联席会议10周年。
今年联合专场的主题为“创新驱动肺癌管理”。吴一龙教授、白春学教授、周彩存教授、Karen Kelly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第一部分邀请两位西方学者和两位中国讲者分别从欧美视角和中国视角出发,就肺癌早诊、围术期免疫治疗、新型免疫药物的开发以及罕见驱动基因阳性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专题报告。第二部分精选三项入选口头报告的中国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第三部分精选6项入选壁报的中国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东西方视角下的肺癌诊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分享了人工智能应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中国视角。
瑞士洛桑CHUV肿瘤科Solange Peters教授从欧洲视角出发,解读了Checkmate 816之外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未来。
上海市肺科医院周斐教授分享了PD-1/L1抑制剂以外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在中国的研发进展。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Thomas Stinchcombe教授就如何成功地对罕见驱动突变阳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分享了北美经验。
口头报告讨论:聚焦新药新疗法
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新型c-Met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HRA00129-C004,具有高渗透性有效荷载,在体外和体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抗肿瘤活性。临床前数据支持将HRA00129-C004向临床试验推进,并且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提交了研究性新药(IND)申请。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华林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II期ALWAYS研究,旨在评估阿美替尼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阿美替尼作为第三代 EGFR-TKI,在 EGFR 突变和脑转移NSCLC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ALWAYS 研究显示,阿美替尼联合安罗替尼作为晚期 EGFR 突变 NSCLC 的一线治疗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控。总体客观缓解率(ORR) 达到 96.15%,疾病控制率(DCR) 为 100%,联合治疗期间未发生≥3级不良事件。此外,这种联合治疗在患有脑转移的NSCLC患者中也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颅内控制。17例脑转移患者iORR为76.47%, iDCR为10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思阳教授团队分析了信迪利单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未经治疗的晚期NSCLC的CTONG1901研究中针对PD-L1表达情况。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18 例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的患者达到了部分缓解(PR)。接受信迪利单抗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的患者的 ORR 分别为 46.2% 和 54.5%,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的患者的 ORR 分别为 42.9% 和 45.4%。接受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分别为 6.9 个月和 8.1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 14.9 个月和 21.3 个月。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患者发生≥3 级治疗紧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无论 PD-L1 表达如何,信迪利单抗均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并且与帕博利珠单抗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Daniel Tan教授对上述三项研究进行了点评。
壁报讨论:创新技术与临床转化
肠道微生物组与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C-G. Liu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组对NSCLC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SCLC转移患者具有新颖的肠道菌群谱,这些独特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作为NSCLC转移的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识别脑转移高危患者并进行有效干预对于减少或延缓脑转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 Yang教授团队建立了一种基于蛋白质标志物的预测模型来精确预测携带EGFR突变的可手术肺腺癌患者术后脑转移,这对于临床初次手术后的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还发现,脂质代谢可能与EGFR 突变NSCLC脑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肺癌的预后与初诊分期高度相关,5年总生存(OS)率从IA期的85%急剧下降至IV期的6%。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诊断工具来早期发现肺癌患者。南京医科大学R. Yang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基于血液的新型 DNA 甲基化检测可能为肺癌早期检测提供潜在效用,从而提高 5 年OS率,让更多肺癌患者受益。
众所周知,脑脊液 (CSF)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 (CNS) 转移的液体活检来源优于血浆,但缺乏足够证据。广东省人民医院M-M. Zheng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确定了 CSF ctDNA 脱落的预测因子,反映了 CNS 肿瘤负荷;并强调 CSF ctDNA 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及其独特的基因组学可指导患者靶向治疗。此外,CSF ctDNA 还显示出了作为颅内疾病进展早期指标的潜力。
检测 MET 扩增对于了解 EGFR-TKI进展的耐药机制至关重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X. Lin教授团队使用 FISH 作为参考,对比了组织 NGS 与其在检测 EGFR-TKI 耐药 NSCLC 的 MET 扩增方面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技术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ctDNA NGS检测MET扩增的灵敏度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可能作为一种理想的液体活检方法来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s) 后的免疫激活状态和治疗反应。上海市肺科医院H.K. Xie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分析了基线时和免疫治疗动态过程中PBMC的基因表达谱,全面研究了患者PBMC的动态变化与新辅助免疫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初步表明,在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PBMCs中的HLA-I/II 分子快速激活,随后 CD8 +细胞从幼稚 T 细胞转变为细胞毒性 T 细胞,NK 细胞激活,这表明PBMC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反应机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就上述6项研究进行点评。
IASLC-CSCO-CAALC联合专场为中外学者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中国学者将继续砥砺前行,为世界肺癌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