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 20:26:02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阅读:84次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组长
代华平教授
间质性肺疾病学组
全方位推动间质性肺疾病诊疗能力提升
近年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ILD)学组围绕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学研究、ILD病例多学科讨论、远程会诊等方面全方位推动ILD诊疗能力提升。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的支持下,依托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室规范化建设项目,2022年1月,“ILD规范诊疗体系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发布了ILD规范诊疗中心建设标准,以建设发展更多ILD规范诊疗中心,形成示范中心引领,层级推进,打造全国ID协作网,建立IⅡD规范诊疗体系与临床研究体系,全面提升我国ILD的“促防诊控治康”水平。项目启动后受到大家积极响应,全国掀起ILD规范诊疗中心建设高潮,首批申报建设单位191家,覆盖29个省市。依托该项目,2022年开展ILD规范化诊疗全国巡讲近20场,覆盖23个省市,极大程度普及推广了ILD知识及诊疗技术。2023年推向基层的ILD诊疗全国巡讲也在火热进行中。每月1次疑难罕见/典型ILD病例多中心多学科讨论展示及“一路同行·畅达呼吸:ILD多学科诊治名家指导",推进了ILD多学科诊疗模式。ILD规范诊治参访等项目培养了ILD多学科团队及青年骨干。同时,依托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建立多中心ILD队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队列,进一步促进了我国ILD临床规范诊疗与研究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
未来要继续推进ILD规范诊疗中心建设,培养ILD多学科团队,普及推广ILD多学科诊治规范。制定与更新ILD相关诊治指南,指导LD临床实践。同时加强ILD临床研究体系建设与ILD多中心队列研究,绘制疾病临床特征图谱,筛选疾病进展、预后相关临床标志物,以改善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组长
梁宗安教授
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
加强PCCM专科危重症照护能力
危重症照护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突出的、未被满足的健康需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王辰院士在此前的呼吸危重症学术会议上的主题演讲中明确指出,“必须建设现代内科危重症医学体系,夯实呼吸学科发展基石。”危重症是以脏器功能监测和衰竭为核心,呼吸衰竭的救治和呼吸支持是其中专业性最强的部分。呼吸学科在原发病的诊治、呼吸生理的理解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
在PCCM学科建设中,危重症照护(CC)尤其需要加强。在我国PCCM专科建设中,危重症照护能力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存在重症监护室(ICU)专培师资不足、ICU轮转强度不足和危重症相关技能培训不足等突出问题。而在PCCM规建工作中,“CC”相关的建设内容占比仍偏低,部分规建单位的危重症照护条件与能力成为PCCM专科建设中的“短板”。
2023年呼吸危重症学组的工作重点为助力加强PCCM专科危重症照护能力,专培结业考核加大“CC”部分比重,以“CC”培训能力与质量作为重点对专培基地进行评估复核。PCCM专科规建项目将增加“CC”相关内容及权重,并在今后的初评、复评中严格审查规建单位"CC"能力。呼吸质控标准也将较多地纳入危重症照护相关指标。2023年呼吸危重症学组全体学组成员都努力践行PCCM学科发展理念。通过制定专业共识与指南,规范临床实践;通过各种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增进行业进步;通过各种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促进学科进步。
正如王辰院士所言,“未来呼吸与危重症的学科建设仍须抓住由‘以疾病为原点’到‘以健康为原点’、由‘关注单病’到‘关注共病'、由‘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推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迈向新的里程碑。”呼吸危重症学组将继续按照PCCM学科发展基本思想努力。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翟振国教授
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
更新循证指南、推进技术进步、强化患者管理
近年来,在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及其他肺动脉高压等领域,开展了系列临床和研究工作,发布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制定和更新系列VTE质控、新冠合并VTE预防和抗凝管理相关指南,依托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持续推进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肺动脉高压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全方位推动了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综合防治和管理能力。
未来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前期的防治能力建设、全国和区域协作组工作、教育培训、临床研究、合作交流等工作,学组还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①循证指南更新:基于最新研究和循证医学数据,组织学科专家更新肺栓塞和VTE指南,制定CTEPH指南,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通过各学术平台进行普及和推广;
②介入技术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肺血管介入诊疗单修基地”评审,推广肺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加快肺血管介入人才的规范化培养,进一步提升我国肺血管病的整体诊疗能力;
③患者管理和科普宣传:强化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通过世界血栓日、肺动脉高压日等疾病日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对于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认知,提升健康照护水平。
经过多学科同道的极力推动,加强对肺栓塞和肺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政府、医院管理者、临床专家和公众的共同意志。希望与多学科同道一起,同心勤力,全面推动我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防治工作。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组长
肖毅教授
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实用与前沿并进,
关注OSA临床规范和研究热点的综合引领
在过去的2022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结合线上和线下会议,反复讨论和完善,共同撰写并完成了3个专家共识,《成人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互联网医疗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临床诊治中的质量控制专家共识》《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于2022年分别刊登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这些共识的制定,对我国睡眠呼吸疾病的诊治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年,学组正在撰写《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专家共识》《神经肌肉疾病的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专家共识》以及《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
此外,OSA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亚型和临床分型评估、个体化治疗仍然是OSA研究的热点,OSA严重程度的评估需要探索新的指标,疾病的靶器官损害需要高度关注,新兴的药物治疗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投入到相关问题上,推动睡眠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新冠流行使得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和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远程医疗作为新兴的非接触诊疗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病毒传播风险,节约了医疗资源。但疫情期间较低的使用率,提示远程医疗的普及仍需加强。同时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对于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培训,建立成熟的培训和认证体系,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规范睡眠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治流程。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学组组长
时国朝教授
烟草病学学组
新冠疫情难阻戒烟使命
过去的一年注定不平凡,烟草病学组各位医学专家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也不忘戒烟使命,成果丰硕。
1.烟草病学骨干队伍不断扩大,江苏省和四川省呼吸病学分会新成立烟草病学组,福建省呼吸病学分会筹建烟草病学组,江苏、云南和广西成立省级戒烟联盟,云南省女医师协会成立烟草病学组。
2.新冠疫情时期,各地因地制宜,通过网络开展戒烟医师培训班,提高各级医师戒烟服务能力。
3.在王辰院士的领导下,全国烟草病学专家撰写了《烟草病学》教材,近20家医院在本科生或研究生中开展《烟草病学》课程。
4.适应吸烟人群特点,开展移动戒烟项目。截至2022年12月,“在线戒烟”项目注册人数逾2.2万,累计推送戒烟信息逾140万条。
5.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戒烟门诊示范性作用,指导基层医院戒烟门诊设立,提高基层医院戒烟服务能力。
6.举办“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专家义诊、科普宣传、学术讲座等,提高大众对烟害的认知。
7.积极开展烟草病学的科学研究,相关课题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立项资助,并在《柳叶刀》子刊等著名国际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学组肖丹教授参与编写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戒烟指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发表由上海烟草病学组撰写的《电子烟的健康危害及对策》专题文章。
8.积极筹办202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烟草病学组投稿论文50篇,数量创下新高,涵盖4个专场,涉及烟草病基础临床研究、疾病管理和新进展,共16个专题发言,12篇论文交流。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长
解立新教授
呼吸治疗学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2—2023年,呼吸治疗学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治疗学组联合承办了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呼吸危重症学术会议。这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线下召开的首个全国性大型会议。大会注册1000余人,设有19个大会报告,93个分会场专题报告。会议围绕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及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2.在202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上,呼吸治疗学组推荐《ICU呼吸治疗智慧化平台研发》作为大会发言,共征集投稿110余篇,最终评选出12篇优秀论文,80余篇壁报。
3.继续推行全国范围内PCCM呼吸治疗单项规范化进修(以下简称单修),通过系统培训,掌握呼吸治疗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操作,完善PCCM呼吸治疗单修基地评定标准。
4.2023年7月26日,由解立新教授、梁宗安教授和葛慧青教授牵头组织了"呼吸治疗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申报启动会”,会议明确了呼吸治疗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申报相关流程。
5.为加强PCCM呼吸治疗单修基地学术交流经验分享,推进基地同质化建设,学组自2022年11月开设以学术热点和病例专题为主要形式的PCCM呼吸治疗大讲堂。
6.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大力支持下,解立新教授和梁宗安教授联合发起《中国大陆首次三级医院呼吸治疗师职业状况横断面调查》,在全国PCCM-呼吸治疗基地医院和全国34个省会城市三甲医院内进行调研。
7.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制订《机械气道廓清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该技术合理和规范使用。
8.组织相关专家研发了呼吸治疗全流程的智慧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处理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快速智能化分析,为临床中各种风险情况提前发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