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之声|抗PD-1抗体作为一线免疫治疗方案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2023-09-15 17:17:48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起源于自然杀伤细胞(NK)或细胞毒性T细胞的高度侵袭性淋巴肿瘤,该病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病率较高。ENKTL通常与EB病毒(EBV)感染相关。目前,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是新诊断ENKTL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随后根据患者肿瘤受累部位和疾病分期进行或不进行放射治疗。早期ENKTL患者接受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是对于晚期ENKTL患者,即使经过强化化疗,患者的3年总生存(OS)率也不到30%。播散性、鼻外、非上呼吸道上消化道(UADT)ENKTL患者的预后更差。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抗PD-1/PD-L1抗体治疗复发/难治性(R/R)ENKTL患者的总缓解率(ORR)为38%-75%。一项病例研究结果显示,一线使用抗PD-1抗体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的晚期ENKTL患者疗效良好。

     ENKTL的另一个关键特征为表观遗传学异常。西达本胺是一种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在中国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既往研究结果表明,抗PD-1抗体联合西达本胺治疗R/R ENKTL,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44.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7.3个月。此外,研究者还对无化疗方案在新诊断ENKTL患者中的疗效进行了探索,初步结果显示,抗PD-1抗体联合西达本胺诱导治疗早期ENKTL的CR率为68.4%,而晚期ENKTL患者的疗效较差。由此可见,无化疗方案在部分ENKTL患者中已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

     PD-L1表达水平可作为抗PD-1抗体治疗实体肿瘤疗效的替代指标,然而,PD-L1表达水平能否预测淋巴瘤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此外,目前仍缺乏可预测ENKTL免疫治疗结局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因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慧强教授团队回顾性研究了抗PD-1抗体联合化疗或西达本胺治疗新诊断ENKT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了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研究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3月-2022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初诊ENKTL患者。排除R/R ENKTL患者和未接受抗PD-1抗体一线治疗的患者。研究者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浆EBV-DNA水平、淋巴细胞亚群、PD-L1表达水平以及治疗方案和疗效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治疗选择,患者分别接受抗PD-1抗体联合西达本胺诱导治疗(免疫诱导治疗组)或抗PD-1抗体联合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免疫化疗(免疫化疗组)。

免疫诱导治疗组:I/II期UADT ENKTL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抗PD-1抗体联合西达本胺诱导治疗,随后接受2-4个周期的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和受累野放疗(IFRT);III/IV期和非UADT ENKTL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抗PD-1抗体联合西达本胺诱导治疗,随后接受4-6个周期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免疫化疗组:I/II期UADT ENKTL患者接受抗PD-1抗体联合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4个周期后进行IFRT;III/IV期和非UADT ENKTL患者接受抗PD-1抗体联合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共6个周期。化疗包括门冬酰胺酶、吉西他滨、顺铂、奥沙利铂,抗PD-1抗体包括信迪利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

 

研究结果

01患者临床特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7例新诊断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特征如表1所示。35例患者接受免疫诱导治疗,72例患者接受免疫化疗。该研究队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范围,17-82岁)。75例(70.1%)患者为UADT ENKTL。9例(9.8%)患者ENKTL的发生与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相关,并在免疫治疗前接受过抗HLH治疗。

 

表1

 

640 (10).png

 

02生存分析

107例ENKTL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1个月,中位OS未达到(图1A);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0个月,1年PFS率为61.1%(图1B)。与非UADT ENKTL患者相比,UADT ENKTL患者的中位PFS更长(UADT vs 非UADT vs UADT和非UADT,15.5个月 vs 11.2个月 vs 2.6个月,P<0.001)(图1C)。与PINK-E评分为3-5分的患者相比,PINK-E评分为0-2分的患者中位PFS较长(未达到 vs 5.7个月,P<0.001)(图1D)。早期患者的中位PFS较晚期患者长(15.5个月 vs 11.2个月P=0.012)(图1E)。非HLH相关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HLH相关患者(16.0个月 vs 2.2个月,P<0.001)(图1F)。

 

640 (11).png

 

图1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表2),PINK-E评分0-2分(P=0.004,HR 0.015,95%CI:0.001-0.265)、早期阶段、UADT疾病和非HLH(P<0.001,HR 0.08,95%CI:0.022-0.288)与较好的中位PFS相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此外,抗PD-1抗体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的PFS,免疫化疗是与患者生存期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HR,11.429,95%CI:3.883–33.642)(图2A)。

 

表2

 

640 (12).png

 

 

640 (13).png

图2

 

03治疗缓解情况

 

免疫化疗组患者的ORR为86.11%,高于免疫诱导治疗组(62.86%)(P=0.013)(图2B)。免疫化疗组和免疫诱导治疗组分别有72.22%和54.29%的患者达到CR。

 

04血浆EBV-DNA水平、治疗前CD4/CD8比值与预后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EBV-DNA水平与患者疗效显著相关(图3A)。治疗前后血浆EBV-DNA的下降水平(ΔEBV-DNA)与患者疗效密切相关(图3B)。

 

治疗前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CD4+/CD8+)>0.83组,有81.13%的患者治疗后EBV-DNA水平急剧下降,CD4+/CD8+<0.83组仅有44.44%的患者治疗后EBV-DNA水平下降(P=0.031)(图3C)。CD4+/CD8+>0.83组有80.36%的患者达到CR,而CD4+/CD8+<0.83组仅有40%的患者达到CR(图3D)。而且,不论患者接受免疫诱导治疗或免疫化疗,CD4+/CD8+>0.83的患者PFS明显长于CD4+/CD8+<0.83的患者(P=0.028)(图3E)。

 

640 (14).png

 

图3

 

05PD-L1表达、血浆细胞因子与预后的相关性

 

PD-L1表达水平≥50%的患者较<50%的患者疗效更好、PFS更长(图4B,4C)。血浆白介素6(IL-6)、IL-10和血浆γ-干扰素(IFN-γ)水平升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图4D,4E,4F)。

 

640 (15).png

 

图4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抗PD-1抗体治疗新诊断ENKTL患者的疗效较好。ENKTL患者治疗前CD4+/CD8+>0.83与抗PD-1抗体治疗后较长的PFS和治疗后EBV-DNA水平显著下降相关。因此,治疗前CD4+/CD8+比值有望成为预测ENKTL患者接受抗PD-1抗体治疗后疗效的可行生物标志物。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