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TFR大家谈 | 翁建宇教授:以患者需求为引,从实践角度探讨如何使CML患者实现TFR

2023-09-21 10:14:29来源:医脉通阅读:31次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极大程度改善了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使得CML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但仍有部分患者对TKI应答不佳或发生耐药,导致疾病进展,生存期缩短。相对一代TKI,二代TKI在克服耐药、分子学缓解深度方面等有诸多优势。深度分子学反应(DMR)是CML患者的治疗里程碑事件之一,对患者迈向无治疗缓解(TFR)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医脉通诚邀广东省人民医院翁建宇教授接受采访,就如何助力CML患者更快达到DMR,进而实现TFR发表真知灼见。

 

医脉通:新药时代,TKI是CML的一线治疗手段,而DMR是评估TKI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研究谈谈对DMR的理解?

 

翁建宇教授:由于TKI的出现,CML的治疗目标从临床症状缓解转变为主要分子学反应(MMR)。DMR是更深层次的缓解,是指通过TKI等药物,使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至国际标准化的BCR-ABL比值,即BCR-ABL≤0.01%,包括MR4.0和MR4.5。早期临床研究发现,达到DMR对于CML患者至关重要,与更好的疾病控制、总生存、无进展生存、无治疗失败生存及无事件生存等预后指标的改善相关。更重要的是,维持稳定DMR可助力实现TFR,达到并持续维持TFR状态是目前CML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意味着患者不再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在良好的疾病控制下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医脉通:真实世界中CML患者的疾病特征更加多样化,给CML治疗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能否请您谈谈实践中快速达到DMR的患者特点,对于未达DMR的患者,您是如何与其交流的呢?

 

翁建宇教授:DMR与患者初始的疾病状态及危险分层密切相关,Sokal评分、ELTS评分或一代伊马替尼耐药评分均可用于CML患者疾病危险度的评估,通常情况下,低、中风险患者更容易达到DMR。此外,患者的依从性、药物选择及TKI治疗时间也是DMR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无法达到DMR的患者,治疗团队会根据患者的治疗目标和需求进行沟通。若患者有停药的需求,医生会建议及时更换药物为二代TKI。二代TKI尼洛替尼对比伊马替尼治疗初诊CML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二代TKI的治疗应答率更高、应答更深、发生更早[1],有利于推进患者的停药计划。

 

医脉通:临床用药还需兼顾患者的治疗需求。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对TFR有怎样的认知?您对这个概念有怎样的看法?

 

翁建宇教授:TKI已上市20余年,其远期不良反应逐渐显现,如心血管并发症、肾功能损伤和免疫损伤等。尽管目前认为TKI治疗后CML患者可获得与同龄人相当的寿命,但实际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国外研究表示,CML患者经过TKI治疗后与同龄人群的生命周期相当,但国外CML的发病年龄约为65岁,而中国患者的发病年龄约为45岁,年轻患者接受TKI治疗的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所受影响更大,因此,停药的观念需要立即建立起来。2020年以来,国内外指南均已将停药列为重要的治疗目标。

对于患者而言,大多患者均希望停药,但不敢轻易停药,一方面担心停药后复发,另一方面担心停药后可能提前更换到二代、三代药物,延长病程。此外,部分患者存在将停药等同于根治的错误认知,其实,停药和根治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等同对待,即使获得TFR,患者仍需持续甚至终生门诊随访。

国际上多个研究结果显示,达到DMR并持续2-3年以上的患者有较大机会可以成功停药。因此,我们团队鼓励这类患者尝试停药,特别是年轻和计划性强的患者,应将停药作为治疗目标,并尽可能实现。为实现停药目标,治疗团队应在疾病早期进行充分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选择合适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分子学反应,若未达到最佳里程碑或治疗效果不佳,及时更换治疗方案。

 

医脉通:越多的患者实现DMR,也就意味着更多患者有机会实现TFR。为更好地迈向TFR,获得TFR,您认为CML治疗有哪些值得优化的地方?

 

翁建宇教授:当前国内TFR的进展较为缓慢,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建立TFR的理念,并进行相关教育宣传。首先,治疗团队要对TFR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其可行性、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以及TFR失败后的处理措施,明确TFR的实施计划。其次,在患者监管过程中,应在重要的分子反应节点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管理不良反应并确保患者服药依从性。当患者的治疗反应不佳或未达到预期目标时,及时了解原因并进行干预,提高DMR率,助力更多患者获得TFR。

具体而言,CML患者首次就诊时,治疗团队应将疾病情况予以说明,告知患者TFR的可能性,并根据患者需求初步确定治疗方案。在整个治疗阶段,应根据时间节点密切监测重要的指标:初诊时,重点关注患者的形态学、血液学和遗传学指标,必要时增加突变基因检测;在治疗早期,重点关注患者血常规、药物不良反应、生化指标及病情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在患者状况稳定,血常规逐渐恢复正常后,TKI治疗第三个月行骨髓检查,当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后,可停止骨髓监测,关注患者外周血的分子学反应与不良反应,并在随后治疗每三个月行外周血分子学监测。评估重要里程碑节点治疗反应,即TKⅠ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分子学结果,如没有达到最佳里程碑反应或治疗不佳甚至失败,及时更换治疗方案。此外,应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翁.png

翁建宇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MDS/MPN工作组 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 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血液科专科用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主要方向:

恶性肿瘤精确诊断及个体化综合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及cGVHD防治

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持CML-TFR多中心观察研究,参与CML、PNH、AML及PMF多项新药临床研究

 

审批码TAS0009121-30461,有效期至2024-08-21,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