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1 13:58:34来源:医脉通阅读:16次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占所有淋巴瘤成人患者的30%–40%。目前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及其类似方案仍是DLBCL的标准方案。尽管DLBCL可能治愈,但约1/3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疾病进展,最终发展为复发/难治性(R/R)DLBCL。
既往研究表明,一线挽救化疗方案的缓解率为45%-65%,不同一线挽救方案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在对一线挽救治疗反应不佳的R/R DLBCL患者中,二线挽救治疗的疗效更差。此外,R/R DLBCL患者对挽救化疗的反应对后续潜在治愈性治疗(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CAR-T细胞疗法)的实施至关重要。近期,有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探索了符合移植条件的R/R DLBCL患者接受二线挽救化疗和后续治疗的疗效。
研究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06年6月-2023年1月接受二线挽救性化疗且符合ASCT条件的R/R DLBCL患者。该研究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患者。研究者收集了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评分、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等临床数据。患者接受的挽救方案主要基于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顺铂/卡铂、苯达莫司汀、阿糖胞苷或吉西他滨。大多数患者同时接受了利妥昔单抗。总生存期(OS)定义为从二线挽救化疗的第一周期起至最后一次随访或出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从二线挽救化疗的第一个周期起至最后一次随访或进展/复发或出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研究结果
患者临床特征
该回顾性研究最终纳入了76例接受二线挽救化疗的R/R DLBCL患者。所有患者(n=76)均接受了基于R-CHOP方案的一线化疗,所有患者的初始总缓解率(ORR)为71.1%,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28.9%,部分缓解(PR)率为42.1%。62(81.6%)例患者为原发难治或确诊后12个月内复发。58(76.3%)例患者对一线挽救化疗无应答,18(23.7%)例患者有反应;在18例有反应的患者中,4例患者的缓解程度不足以接受ASCT,且病变体积较大,14例由于并发症、干细胞采集不足或其他原因而未接受ASCT。所有接受二线挽救化疗患者的临床特征见表1。
表1.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
挽救治疗的疗效数据
所有患者(n=76)接受二线挽救方案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2(1-8)。二线挽救化疗后,30(39.5%)例患者达到CR或PR,17(22.4%)例疾病稳定(SD),29(38.2%)例疾病进展(PD)。在所有患者(n=76)中,26例在二线挽救性化疗后接受了潜在治愈性的治疗措施,其中9例接受了ASCT(8例患者缓解),15例接受CAR-T治疗(7例缓解),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例缓解)。在对一线挽救化疗有反应的18例患者中,16(88.9%)例患者达到CR或PR,2(11.1%)例PD。在一线挽救化疗后SD或PD的58例患者中,14(24.1%)例患者达到CR或PR,17(29.3%)例SD,27(46.6%)例PD。二线挽救方案的类型与缓解率之间无显著关系。二线挽救性化疗的疗效数据见表2。
表2.二线挽救性化疗的疗效数据
在二线挽救化疗后,39例患者接受了三线挽救化疗,主要治疗措施为CAR-T细胞疗法。在39例接受三线挽救化疗的患者中,11例对二线挽救化疗有反应,28例无应答。数据截止时,研究者对38例接受三线挽救化疗的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9例达到CR或PR,4例SD,25例PD。在对二线挽救化疗有反应的11例患者中,6例达到CR或PR,1例SD,4例PD。在二线挽救化疗后SD或PD的27例患者中,3例达到CR或PR,3例SD,21例PD。三线挽救方案类型与缓解率之间也无显著关系。
生存数据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6(0.8-90.8)个月。二线挽救化疗后所有患者的6个月PFS率为35.8%(95%CI:26.1–49.0),中位PFS为3.2个月(95%CI:2.2–5.1);6个月OS率为72.8%(95%CI:62.7–84.5),中位OS为11.4个月(95%CI:8.4–20.6)。对二线挽救化疗有反应患者的OS显著高于无应答患者(中位OS:未达到 vs 6.5个月;p<0.001)。在所有接受二线挽救化疗的患者(n=76)中,41例最终接受了潜在治愈性治疗。与未接受潜在治愈性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治疗患者的OS显著延长(中位OS:19.2 vs 5.6个月;p<0.001)。具体生存结果见图1。
图1.CR/PR vs SD/PD(A)和仅接受化疗 vs 序贯接受潜在治愈性治疗(B)患者的OS结果
在34例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中,与SD或PD患者相比,在CAR-T细胞治疗前对挽救性化疗有反应的患者OS显著更长。在CAR-T细胞输注前,接受挽救化疗或ASCT的次数与患者OS无显著关系。单因素分析表明,PFS和OS的显著预后因素为复发时间、对一线挽救治疗的反应程度、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外受累≥2和二线挽救化疗时的IPI评分。多因素分析表明,二线挽救治疗时结外受累≥2是OS的重要预后因素(HR:7.10;95%CI:1.96–25.7;p=0.003)。
研究结论
该研究表明,二线挽救化疗的反应程度对R/R 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尤为重要。R/R DLBCL患者无论何时接受CAR-T治疗,CAR-T治疗的疗效都会受到患者对挽救治疗反应程度的影响。总之,提高挽救化疗的疗效和完善治疗策略在R/R DLBCL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