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布-加综合征背后的“真相”

2022-07-29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近期确诊为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就诊于我院肝病病房。既往无病史。从事建筑行业,退休6个月。


尽管患者已戒酒6个月,但实验室检查显示γ-谷氨酰转移酶 (858 U/L) 和碱性磷酸酶 (228 U/L) 升高,凝血酶原时间、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正常。查体示肝肿大和腹胀,无肝硬化迹象。


肝脏超声检查(图A)示布-加综合征,伴中、右肝静脉血栓形成(白色箭头处),腹水低含量,肝顶肝静脉汇合处见一圆形低信号钙化肿块(直径4cm)。


0727 插图.jpg

图A~C


CT未能确定肝脏肿块的确切性质(图B、C),但可证实存在低密度病变伴肝顶中央钙化(图B 、C白色箭头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水(图C橙色箭头处),肝中静脉和右静脉可见受损(图B白色箭头处)。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和癌胚抗原)水平正常。包虫血清学阴性。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患者收入我院后,进一步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


问:根据影像学结果、阴性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揭晓


答案:肝脏布鲁氏菌脓肿(也称布鲁氏菌瘤)


肿块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部分钙化坏死(图D中的2个星号),伴上皮样细胞环(星号)和少量浆细胞(箭头),无巨细胞。


0727插图2.jpg

图D


活检后数小时,患者出现发热和腹痛。血培养检测到布鲁氏菌。布鲁氏菌血清学显示高滴度 IgG ,IgM阴性(ELISA技术)。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羊种布鲁氏菌抗原阳性,滴度为1/160。


放射学、组织学检查排除其他诊断和活检后菌血症(布鲁氏菌属鉴定),最终诊断为肝布鲁氏菌瘤。


予患者多西环素(200 mg/日)和庆大霉素 (3 mg/kg/d)治疗,发热和腹痛症状消退。静脉治疗 7d 后,用利福平(900 mg/日)替代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联合用药持续6个月。在最近的随访中,抗生素治疗9个月后,疾病演变的标志是布-加综合征导致的难治性腹水的发展。


该病例在多学科专家会议上展示,并有肝静脉血管成形术的指征。在抗生素治疗和门静脉高压症血管内治疗后,应考虑手术切除肝脏肿块。肝布鲁氏菌瘤是布鲁氏菌慢性感染的罕见表现(不到 2%)。


知识小课堂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人兽共患病之一,但却因为其不典型的临床症状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 7种疾病之一。目前已经有 12种布鲁氏菌被报道,其中引起人类感染的最常见的布鲁氏菌包括羊种、牛种和猪种,其中羊种布鲁氏菌毒力最强。


常用的诊断方法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少数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2.血沉:急性期可出现血沉加快,慢性期多正常。


二、免疫学检查1.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RBPT)或平板凝集试验(PAT)结果为阳性,用于初筛。2.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l00 ++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 ++及以上者。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 ++及以上。4.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l∶400 ++及以上。


三、病原学检查

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培养分离到布鲁氏菌。急性期血液、骨髓、关节液阳性率较高,慢性期阳性率较低。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参考文献:

1.Le Cosquer G, et al. An Unusual Case of Budd–Chiari Syndrom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Gastroenterology. 2022.

2.刘佳,姜海.我国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应用及思考.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42(01).

3.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卫生部2012试行版)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