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2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8次
导语: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间。这一年你过得怎样?以下为2017年医脉通精神科十大热门病例,汇总如下,请查收。
一、先后使用三种抗抑郁药均出现紫癜
部分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时可出现紫癜、血小板减少、出血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罹患抑郁症及纤维肌痛,使用SNRI类药物度洛西汀、NDRI类药物安非他酮、TCA类药物阿米替林后均出现紫癜,停药后消失。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女儿也存在类似情况。
点击进入>>> 多种抗抑郁药治疗后出现紫癜:病例与启示
二、6岁起病的极早发精神分裂症
极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生于13岁以下的儿童,起病往往隐匿,病前期表现为发育迟滞及学业表现受损;在出现典型精神病性症状前,患儿常被误诊为弥漫性发育障碍。本例患者为6岁发病的精神分裂症个案:早在婴儿期,患者即存在提示精神病性症状的异常行为。经确认,患儿罹患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点击进入>>> 极早发精神分裂症:病例与启示
三、幻视伴激越,自知力良好,如何诊断?
精神科接到一例会诊单:女性,61岁,主诉视幻觉和激越,自入院以来已持续1周余。幻觉呈发作性,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患者未找到幻觉出现或消失的特异性诱因。基于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Charles Bonnet综合征(CBS),维持阿立哌唑+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月后患者情绪逐渐平稳,幻视频率及强度显著下降。
点击进入>>> 【病例挑战】61岁女性,幻视伴激越,自知力良好
四、“功能性疾病”患者死于克雅病
所谓“功能性”患者的诊疗是临床一大难点。事实上,基于患者横断面的临床表现诊断功能性障碍本身并无错误,关键在于这一初步诊断堵死了其他诊断思路。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其神经系统症状存在转移及多变的特性,且可受到外界指令的影响,被诊断为功能性神经(运动)障碍,症状出现4个月后死于克雅病(CJD)。
点击进入>>> “功能性疾病”患者死亡的启示
五、发热,CRP和PCT升高,可能是这种药“作妖”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升高,医生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细菌感染;若患者正在服用氯氮平,则更是令人紧张。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服用氯氮平期间体温一度升至39.7℃,CRP及PCT分别高出正常范围上限近60倍和25倍,而血常规指标大致正常;换用奥氮平后,上述现象迅速消失。
点击进入>>> 发热,CRP和PCT升高,可能是这种药“作妖”
六、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受挫,基因检测力挽狂澜
抗精神病药治疗应答不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反复入院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一情况常常与患者的基因型有关,例如对特定APD的代谢速度较快。本例患者为年轻男性,罹患精神分裂症,奥氮平治疗3个月后疗效不佳,基因检测提示其为奥氮平快代谢者,换用阿塞那平治疗3周后病情显著改善出院。
点击进入>>> 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受挫,基因检测力挽狂澜
七、使用曲唑酮后出现幻视:诊疗思路
幻视并不总是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的标志,针对存在幻视的患者,应全面排查用药史,以避免不必要的抗精神病药治疗。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使用曲唑酮100mg/d后失眠改善,但出现复杂的视幻觉。患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多名去世的家人站在自己面前,向自己招手。本文呈现了针对该患者的诊疗思路。
点击进入>>> 使用曲唑酮后出现幻视:诊疗思路
八、骤停金刚烷胺导致严重后果
金刚烷胺最初用作抗病毒药物,后因其多巴胺激动效应而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及恶性综合征(NMS)。该药剂量的突然改变可导致严重的停药综合征,其症状范围甚广,甚至可能进展为NMS,造成严重后果。精神科医师应力求对这一现象做到早期识别及干预。以下为三例相关个案。
点击进入>>> 骤停金刚烷胺导致精神状态改变:个案三例与启示
九、抑郁症患者共病躯体疾病,如何用药?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多次抑郁发作,治疗依从性欠佳;罹患重度肥胖、高血脂及高血压。9个月前再次出现中重度抑郁发作,功能严重受损。本文呈现了患者本次抑郁发作的治疗经过。
点击进入>>> 共病躯体疾病的抑郁症患者,如何用药才好?
十、一名急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疗经过
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4-5年前无显著诱因出现孤僻、寡言、懒散、睡眠差,近期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入院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本文呈现了该患者自急诊评估至显著好转出院的经过。
点击进入>>> 一名急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疗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