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罕见儿童狼疮一例

2016-12-16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7次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患者,男,13岁。主诉:发烧11天,皮疹7天。皮疹为斑丘疹,结膜和生殖器除外。患者之前在其他医院按照伤寒进行治疗,正接受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和丁胺卡那霉素。因不见效,遂转入我院。入院时体征:发烧(38.9℃),H.R-110 bpm,R.R-20/min,CFT < 3 sec,B.P-114/66,体检时患儿全身皮疹边缘发热,硬腭溃疡,周围脉搏正常,颈部淋巴结肿大,嘴唇肿胀;全身检查均处于正常范围。详细检查见表1。开始用药Inj.头孢曲松(以经验为主),Tab.强力霉素(Weil Felix试验阳性),同时进行支持性治疗。Echo——未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腹部USG——盆腔少量游离液。P.S显示异型细胞较少,EBV送检,结果呈阴性。从入院起,患者RFT错乱,尿常规显示蛋白尿(3+),血尿;ANA阳性,C3和C4较低。因而咨询肾脏科医师和风湿免疫科医师意见。

检查SLE和HLH,结果显示二者均呈阳性。抗ds DNA阳性,铁蛋白水平较高(>7500),甘油三酯181,LDH-1570。安排骨髓检查和肾活检,由于患者临床症状恶化,需要辅助呼吸和无创通气,而延误了上述两项检查。CRP和降钙素原高度阳性,胸部X线检查显示月晕征。安排半乳甘露聚糖检查,加用Inj. 美罗培南,替考拉宁和克林霉素,以及Tab伏立康唑(治疗曲霉病)。根据患者症状恶化情况,判定诊断为MAS继发于SLE,因此开始类固醇冲击剂量,后进行维持疗法和2 mg/kgIVIg治疗(治疗脓毒症)。接下来2-3天患者情况稳定,移除BiPAP。此时别蛋白水平显著下降(1700),CRP阴性,降钙素原(7)。肾活检显示局灶性狼疮肾病:ISN/RPS 3A,疾病活动指数(NIH)3/24,慢性化程度0/12。开始用MMF和类固醇治疗。鉴于患者立克次氏体检查呈阴性,因而在1周后停止Inj.强力霉素,2周后停止Inj.美罗培南、替考拉宁和克林霉素,但由于半乳甘露聚糖检测阳性,所以T.伏立康唑仍持续了3周。住院期间血培养送检2次,未发现皮疹、发烧,细胞计数正常(3系血细胞),肾功能检查正常。且不需要任何肾脏替代治疗和正性肌力药治疗。




讨论

MAS的病因、治疗和预后尚不确定。在一项针对SLE和MAS患者的案例研究中,许多抗体检查均呈阳性(ANA ,抗dsDNA,抗Sm,抗RNP,抗Ro,周围ANCA等抗体)。人们认为,较多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结合于正常血细胞,可能诱使血细胞吞噬作用,SLE发作期间自身抗体数量颇多以及补体活性增强可能引发MAS。

确诊MAS后开始治疗十分重要。大多数临床医师首先进行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强冲击治疗(30 mg/kg,连续三天),之后改为2 - 3 mg/kg/d,每日4次。若24 - 48小时内类固醇治疗效果不明显,则应开始环孢霉素A的肠胃外给药(CyA; 2 - 7 mg/kg/d)。若使用糖皮质激素和CyA后患者MAS仍不见改善,说明问题较为严重。IVIG也是一种治疗选择,对潜在的病毒感染疑似患者尤为有效。此外,类固醇和免疫抑制疗法无效时可用生物制剂,如阿那白滞素(anakinra)和利妥昔单抗(rituximab)。阿那白滞素是一种人IL-1受体拮抗剂,对于MAS继发于SLE、对类固醇、IVIG和环胞霉治疗无效的患者十分见效。但是,如果患的是EBV感染所致MAS,应考虑利妥昔单抗。EBV病毒主要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而利妥昔单抗可清除所有B淋巴细胞。本文所述患者对类固醇和IVIG治疗见效。

据报道,虽然MAS的死亡率高达20%,但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不断增强,尽早做出诊断,其结局正逐步改善。MAS可能复发,因此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许多研究发现,铁蛋白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或者结局无关。但是,与预后密切相关。该患者入院时铁蛋白水平高达7500,后来降至1700,这表明治疗见效。住院期间,症状一有所改善铁蛋白水平则逐渐下降。该患者已出院,按时随访。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儿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确切触发因素不明确,多见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JIA)和成人斯蒂尔病患者。MAS以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凝血障碍和神经症状为特征,被认为是T淋巴细胞和分化良好的巨噬细胞活化和不受控制地增殖,进而产生细胞因子风暴。MAS症状可与感染或SLE相似,因而诊断十分困难。但是,铁蛋白和LDH水平升高是MAS的特征性症状,可帮助鉴别和指导治疗。进行骨髓活检可帮助确定诊断。治疗建议包括:高剂量类固醇、免疫抑制疗法、IVIG和生物制剂(中和在SJIA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白介素-1)。


信源:Unusual Presentation of Lupus in Pediatric Patient: Case Report. Ope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2016, 6, 102-105. Dec. 13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