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4次
近日,艾美赛珠单抗正式获批用于不存在FⅧ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先天性FⅧ缺乏)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常规预防治疗,意味着艾美赛珠单抗成为目前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一款可同时治疗体内含或不含FⅧ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常规预防性药物,为血友病患者提供了更为灵活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属地化管理、同质化诊疗,血友病中心建设加速血友病规范化诊疗
2012年,国家卫生部提出建立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的倡议。血友病中心的建设以实现分级诊疗或三级管理为目的,分为血友病诊疗中心、血友病治疗中心、血友病综合管理中心。希望提高各地血友病诊疗整体水平,达到属地化管理、同质化诊疗的目标。
杨仁池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80家医院在国家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的登记平台录入数据,其中30家医院已通过数据审核,16家医院已通过现场评估并被授牌。血友病中心的建设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希望国内更多中心能够达到评审标准,成为血友病诊疗中心、治疗中心、综合管理中心。
血友病中心的建设在血友病规范化诊疗的推广中起到关键作用。各级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建立血友病中心,开展血友病病例信息登记和上报工作,为血友病患者提供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指导;多方面宣传血友病预防治疗的优越性,在血友病患者中积极开展预防治疗,通过预防治疗减少关键的出血,降低患者残疾的风险;还要加强血友病的宣教,提高血友病患者的依从性。
对于血友病患者,药物的可及性仍有待改善。
血友病替代治疗面临风险,亟需更优治疗药物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凝血障碍性疾病。血友病患者由于FⅧ缺乏,引发自发性或创伤性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包括关节、肌肉和软组织,其中严重的
目前用于替代治疗的FⅧ主要包括血浆来源FⅧ和重组FⅧ。这类药物半衰期比较短,在急性出血或其他预防性治疗中,需要频繁静脉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可能面临病毒感染、抑制物生成的风险。
有效性与安全性并重,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让“零出血”成为可能
对于血友病患者而言,选择疗效与安全性俱佳的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出血,减少威胁生命的不良生事件发生。非凝血因子药物艾美赛珠单抗是近年来最为引人关注的血友病新药,可以皮下注射,具有给药方便、半衰期长、便于保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适用于伴或不伴抑制物的血友病A患者的预防治疗。艾美赛珠单抗不仅可以避免抑制物的产生,也解决了类似药物频繁注射、费用高昂的问题。
艾美赛珠单抗是一种创新作用机制的药物,引领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进入零治疗出血时代。艾美赛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半衰期为4-5周,通过模拟FⅧ的辅因子功能,同时桥接FⅨa和FⅩ,使FⅨa在没有FⅧ的情况下激活FⅩ,恢复天然的凝血途径,减少血友病患者的出血次数。此外,由于艾美赛珠单抗无FⅧ类似结构,不会产生抗FⅧ抗体,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提高了预防治疗的安全性。HAVEN3和HAVEN4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伴或不伴FⅧ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与未接受预防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的患者出血事件减少96%-97%,56.1%未出现出血事件,90.2%出血事件≤3次。两项研究均展现出艾美赛珠单抗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HAVEN5研究同样探索了艾美赛珠单抗在伴或不伴FⅧ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未接受预防治疗的血友病患者相比,接受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的患者年化出血率降低96%,不同给药方案的患者年化出血率均为1.0,零出血率达到55.6%。
2021年5月7日,艾美赛珠单抗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不存在FⅧ抑制物的重度A型血友病患者(先天性FⅧ缺乏,FⅧ<1%)成人及儿童患者的常规预防治疗,以防止出血或降低出血发作的频率。新适应症的获批为血液病患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选择,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可同时用于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常规预防性治疗创新药物,艾美赛珠单抗在显著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极大简化了治疗过程。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解决了血友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的静脉可及性及依从性难题,为血友病患儿提供了更为灵活且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更多患儿可以回归学校,健康成长。杨仁池教授表示,血友病医生和患者都期待艾美赛珠单抗能够早日进入医保,减轻患者疾病负担,让更多血友病患者从中获益。
总结
目前血友病的诊治仍面临一定困境,但以艾美赛珠单抗为代表的非凝血因子类药物通过改善治疗途径、注射频率,在治疗所需时间成本、治疗便利性、治疗操作简易性方面极大地降低了血友病对患者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提升血友病预防治疗疗效的同时,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新适应症的获批更为血友病的治疗带来又一突破。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血友病的规范化诊疗,为更多血友病患者带来临床获益,摆脱沉重的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过上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