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很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物及正确使用,赶紧收藏!│临床“药”点

2020-09-18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2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目前感冒仍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但有时对普通感冒的诊治,临床实践中存在重复用药、不恰当联合用药等情况。其中,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作用较强,是目前临床上应用量较大的一种解热镇痛药,广泛应用于许多复方感冒药中。需要注意对乙酰氨基酚超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肝坏死。本文为您整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有助于合理规范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的作用。解热作用则可能是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出汗、散热而起作用。能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其抗炎作用弱。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比,解热作用相似但较持久,镇痛作用较弱,几乎无抗炎作用,较低用量时对风湿病无效。

 

对乙酰氨基酚用法和用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推荐用量如下:

 

(1)成人


口服:退热镇痛,0.3~0.6 g/次,每4小时1次或4次/d,一日量不宜超过2 g。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 d。

②肌内注射:0.15~0.20 g/次,不宜长期应用,退热疗程不超过3 d。

 

(2)儿童


解热镇痛,口服,一次10~15 mg/kg(总量<600 mg),每4~6小时1次;每日≤4次,连续用药不超过3 d;新生儿一次10 mg/kg,每6~8小时1次,如果有黄疸应减量至5 mg/kg。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

 

对乙酰氨基酚被普遍用于复方感冒药中,包括西药和中成药,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西药)

 1600406916200423.png

 

表2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中成药)

 1600406923388049.png


使用多种复方感冒药(无论西药或中成药)时,一定要查看药物成分,应尽量避免合并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等)的药品,以避免药物过量或导致毒性协同作用。2020年3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修订对乙酰氨基酚常释及缓释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口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2g。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应严格按说明书应用。

 

长期用药应定时检查肝生化指标。用药期间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上腹胀痛、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可能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N-乙酰半胱氨酸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拮抗药,如需使用,宜尽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疗效较差

 

哪些人不宜使用或慎重使用?

 

1. 禁忌证

 

对对乙酰氨基酚药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酒精中毒者;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本药注射液;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史者禁用本药注射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出血、有复发溃疡或出血史者禁用本药注射液;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本药注射液。

 

2. 慎用人群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肝功能不全者、活动性肝脏疾病或酒精性肝脏疾病患者;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长期大量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严重肺部疾病患者(应严格控制使用本药);有溃疡性大肠炎者;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史者;有心力衰竭(如体液潴留、水肿)史者;老年患者;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

 

服用复方感冒药该注意什么?

 

1. 由于非处方感冒药物在2岁以下幼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尚未被确认,因此不能用于幼儿的普通感冒。若其症状必须应用药物控制,则应使用国家药政部门批准在幼儿中使用的药物。

 

2~5岁的儿童,伪麻黄碱的剂量为成人的1/4;


6~12岁的儿童,伪麻黄碱的剂量为成人的1/2,尽量使用糖浆或混悬液制剂。

 

儿童发热应慎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因为后者可诱发Reye综合征并导致患儿死亡。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应特别慎用感冒药物。孕妇尽量不使用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苯海拉明、布洛芬、右美沙芬等,以免影响胎儿发育或导致孕期延长。妊娠3个月内禁用愈创木酚甘油醚。哺乳期妇女尽量不使用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金刚烷胺等,因为这些药物能通过乳汁影响幼儿。

 

3. 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有出血症状者和(或)有溃疡病穿孔病史者应慎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成分的感冒药物。

 

4. 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行业工作者应慎用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的感冒药物,因第一代抗组胺药可导致神经功能一过性紊乱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5. 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及同时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禁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慎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物。青光眼患者不建议使用伪麻黄碱作为局部用药。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症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含有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感冒药物,因为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中枢镇咳作用可影响痰液的排出。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林江涛等.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1):961-965.DOI:10.3969/j.issn.1002-1949.2012.11.001.

[2]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8):689-697.DOI:10.3760/cma.j.cn114798-20200520-00603.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M]//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 刘新新.感冒药物的主要成分和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2-13,28.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1.003.

[5]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对乙酰氨基酚常释及缓释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20年 第15号)-国家药监局官网-2020.03.03.

[6]药品说明书.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