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3次
临床上在制定抗栓治疗方案时,缺血和出血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8月29日,《2020 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管理指南》正式颁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巍教授携手医脉通,推出「白话“心”指南,让知识听起来更有趣」系列解读,本期为大家介绍风险评估部分。
要点一览
NSTE-ACS的风险评估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心电图、生物标记物、临床评分、出血及缺血风险:
1. 心电图
心电图的ST-T压低不但是预后的定性指标,也是定量指标,ST-T压低导联的多少以及压低的程度都与缺血范围相关,并决定预后。T波倒置预后的价值不如ST-T段压低。
2. 心肌标记物
早期心肌肌钙蛋白(cTn)水平也能在短期和长期死亡率方面提供预后的相关信息,hs-cTn水平越高,死亡风险越大。所有NSTE-ACS患者应检测血清肌酐和eGFR水平,因为它们不仅会影响预后,并且也是GRACE评分的关键要素,该评分在评估死亡或心梗的发生率方面优于医生(主观的)评估。利钠肽可能会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并可能有助于风险分层。
备注:BNP=B型利钠肽;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GDF-15=生长分化因子15;GRACE=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h-FAB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s-cTn=高敏心肌肌钙蛋白;NSTE-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3. 临床评分
备注:GRACE=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
AGRIS Cluster随机对照试验未能验证应用GRACE评分指导临床治疗的额外获益,所以GRACE评分的推荐由I类降至IIa类。
4. 关于出血风险,新版指南介绍了ARC-HBR评估系统
表1 PCI治疗期间ARC-HBR评估系统的主要和次要标准
(如果满足至少一个主要或两个次要标准,则出血风险很高。)
备注:CKD=慢性肾脏病;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eGF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OAC=口服抗凝药物;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不包括血管保护剂量;b.PCI之前的血小板减少症;c.活动性恶性肿瘤的定义为在12个月内诊断和/或需要持续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或放疗)的恶性肿瘤;d.NIHSS评分>5分。
5. 决定介入手术治疗时机危险分层
专题报道>>>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