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一文汇总 | 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最新研究及新进展

2020-06-18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6次

编辑:小园XY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ASCO线上年会已圆满落幕,会议期间,EGFR敏感突变治疗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进展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吧。


9506-oral-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of bevacizumab plus erlotinib treatment for NSCLC patients harboring activating EGFR-mutations.


NEJ026最终OS分析


背景和更新结果:


III期NEJ02研究旨在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用于EGFR敏感NSCLC患者的疗效,既往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优于单药组。本次ASCO大会公布了次要研究最终总生存期(OS)的结果。结果显示,两组各有112例患者,中位随访39.2个月时,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中位OS分别为50.7个月和46.2个月(HR=1.007,P=0.973),19外显子缺失亚组的中位OS分别为41.9个月和未达到。21外显子L858R突变亚组的中位OS分别为50.7个月和38.18个月(HR=0.79)。


1.png

两组中分别有25.9%和23.2%的患者接受了二线奥希替尼治疗,两组中位PFS2分别为28.6个月和24.3个月(HR=0.773,P=0.205)。在两治疗组中,接受二线奥希替尼的患者的中位OS均优于二线化疗组,分别为50.7个月和40.1个月(HR=0.645)。


结论:NEJ026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可明显改善PFS但OS无明显获益,与JO25567结果一致,该联合方案治疗诱导产生的T790M耐药突变发生率与第一代EGFR TKI相近。


9507-oral-Concurrent osimertinib plus gefitinib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双靶向EGFR TKI治疗:奥希替尼+吉非替尼

背景和方法:EGFR TKI是EGFR敏感突变的标准治疗方案,奥希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时,约7%~25%的患者会产生EGFR C797S突变,而吉非替尼可克服该耐药突变,吉非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时,约50%的患者会产生T790M突变,而奥希替尼可克服该耐药突变。临床前研究显示,奥希替尼+吉非替尼可能会延迟耐药突变的出现。


2.png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I/II期临床研究,纳入EGFR敏感突变初治转移性NSCLC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剂量递增和扩增阶段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可行性。次要终点为3-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总缓解率(ORR)、PFS、OS。


结果:截止分析时,MTD为每日奥希替尼80mg+吉非替尼250mg,可行性分析中,81.5%患者完成了6周期及以上的联合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为88.9%,疾病控制率(DCR)为100%,最佳缓解:88.9%患者达到部分缓解,11.1%患者达到疾病稳定。


3.png

基线时,65%患者可检测到(共26例)ddPCR,治疗2周时,88%患者血浆EGFR转为不可检测状态。


4.png


预计中位PFS为22.5个月,疾病进展时,7例患者进行了NGS检测,未发现已知EGFR二次耐药突变,无患者发生组织学转化。
结论:奥希替尼+吉非替尼用于EGFR敏感NSCLC是可行且可耐受的,且产生了快速的血浆EGFR突变清除。观察到的ORR为89%,与奥希替尼一线治疗ORR相当。


9564-poster-RELAY+: Exploratory study of ramucirumab plus gefitinib in untreated patients (pts)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mutated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RELAY研究亚洲人群结果首出炉


背景:III期RELAY研究(B部分,NCT02411448)显示,雷莫芦单抗+厄洛替尼对比安慰剂+厄洛替尼可显著延长初治EGFR突变转移性NSCLC患者的PFS,分别为19.4个月和12.4个月(HR=0.59,P<0.0001),1年PFS率分别为71.9%和50.7%,本次ASCO大会公布了RELAY+(C部分)研究结果,RELAY+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研究,旨在评估雷莫芦单抗+吉非替尼用于亚洲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其中,68例、8例和6例患者分别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女性患者占65.9%、19外显子缺失患者占43.9%,中位随访13.8个月时,1年PFS率为65%,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L858R突变分别占67.2%(n=36)和63.4%(n=46),ORR为71%,DCR为99%,


5.png


经NGS检测,30天随访时,疾病进展后在78%(7/9)的患者中发现了T790M突变。


结论:1年PFS率达65%,RELAY+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雷莫芦单抗+吉非替尼与雷莫芦单抗+厄洛替尼的疗效相当,联合治疗的不良事件与单药类似。


9569-poster-Angiogenesis inhibitor plus erlotinib versus erlotinib alone as first-line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harboring EGFR mutation.


META分析:抗血管生成药物+EGFR TKI真实世界疗效如何?

背景和方法:厄洛替尼是EGFR敏感突变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之一,而厄洛替尼联合VEGF抑制剂用于EGFR突变患者目前仍存争议。研究者开展了一项META分析,旨在评估VEGF抑制剂+厄洛替尼对比厄洛替尼单药用于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
结果:四项研究评估了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ARTEMIS, NEJ026, J025667, Stinchcombe et al),一项研究评估了雷莫芦单抗+厄洛替尼(RELAY),这五项研究纳入了1230例非鳞状NSCLC患者,19外显子和L858R突变分别有654例和568例,女性占63%,亚裔占85%,非吸烟者占60%,结果显示,VEGF抑制剂+厄洛替尼明显改善患者PFS(HR=0.59, P< 0.00001)。OS(HR=0.90)和ORR(HR=1.19)无显著改善,联合组的 DOR得到显著改善(P<0.005)。


6.png

结论:VEGF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比单药厄洛替尼与PFS和DOR明显改善相关。


9570-poster-Osimertinib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atypical EGFR activating mutations: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奥希替尼用于非敏感EGFR突变患者:L861Q突变和19外显子插入获益最大


背景:奥希替尼已获批准用于敏感EGFR突变(19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占EGFR突变的80%)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或用于第一代EGFR TKI治疗进展后的T790M突变阳性患者。但是,奥希替尼用于不常见EGFR突变的疗效还不确定,包括G719X突变、L861Q突变、S768I突变和20外显子插入突变。


结果:从6个US数据库中识别出51例EGFR突变患者,患者特征为:72.5%患者为女性、中位年龄65岁、82.3%患者的ECOG PS 0-1分、43.1%患者从不吸烟、100%患者为腺癌、25.5%患者为亚裔,最常见的突变分别为L861Q (35.3%,n=18)、G719X(27.5%,n=14)和20外显子插入突变(15.7%, n=8)。39.2%(n=20)的患者一线治疗使用了奥希替尼,所有队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1个月,一线治疗和后线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个月和5.9个月。


7.png



各个队列的中位生存时间见下表



8.png

G719X 突变和L861Q 突变患者一线治疗使用奥希替尼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8个月和19.3个月(P=0.008)。


9.png

结论:研究结果与2019年韩国开展的一项II期研究类似,L861Q突变和19外显子插入突变似乎从奥希替尼治疗中获益最大。


9571- poster-Intracranial anti-tumor activity of lazer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who progressed after prior EGFR TKI therapy: Data from a phase I/II study.


新型第三代EGFR TKI lazertinib 颅内疾病控制率达90.6%


背景和方法:Lazertinib是一种高度选择性不可逆的第三代EGFR TKI,可靶向EGFR敏感突变和T790M突变,临床前研究显示,Lazertinib有较高的血脑屏障穿透力,本次ASCO大会公布了Lazertinib的颅内疗效结果。这是一项I/II期剂量递增、剂量扩增研究,纳入既往EGFR T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主要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IRC)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和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


结果:截止2019年9月30日,共有181例患者接受了至少1剂lazertinib(20-320mg,7个剂量水平)。最终,64例患者纳入脑转移分析人群,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为90.6%,中位IPFS未达到,在可评估疗效脑转移人群中,共有22例患者,OIRR和IDCR分别为54.5%和90.9%。在7.2%(13/181)的患者中,大脑是疾病进展的首个现有或新发部位。


结论:与临床前研究一致,对于脑转移,lazertinib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活性。临床试验信息:NCT03046992.


9572-poster-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zertinib 240 mg as the clinical dose in patients with EGFR T790M mutant NSCLC: Data from a phase I/II study.


lazertinib 240mg安全可行


背景和方法:Lazertinib的II期研究推荐剂量为240mg。纳入既往EGFR TKI治疗进展后的晚期NSCLC患者,78例患者接受lazertinib 240mg,76例患者存在经确认的T790M阳性突变。


结果:截至2019年9月30日,共78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一剂lazertinib(240mg),中位年龄62岁,中位随访时间9.6个月,在76例T790M突变阳性患者中,ORR为57.9%,DCR为89.5% ,中位PFS为11.0个月,中位DoR为13.8个月,2例(3%)患者达到确认的完全缓解,研究者评估的ORR、DCR、中位PFS和中位DoR分别为72.4%、94.7%、13.2个月和11.8个月。


结论:Lazertinib 240 mg有较好的安全性,并在T790M阳性患者中显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9573-poster-Study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icotinib a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harboring activating EGFR mutations (ALTER-L004).


安罗替尼+埃克替尼用于PIK3CA突变或AKT1突变患者,ORR达72%


背景和方法:JO25567和NEJ026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EGFR TKI可显著改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PFS。与贝伐珠单抗不同,安罗替尼更方便且可抑制更多靶点,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对比安慰剂可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和OS,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研究评估安罗替尼+埃克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是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纳入局部晚期转移性IIIB/IIIC或IV期非鳞状NSCLC患者。允许EGFR敏感突变初治NSCLC患者入组。


结果: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35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接受安罗替尼+埃克替尼治疗,2020年7月数据截止时,初步结果显示,中位随访6.01个月时,在32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ORR为59%,DCR为 88%,67%(10/15)19 外显子缺失和53%(9/17)L858R突变患者达到客观缓解。18 例患者存在PIK3CA突变或AKT1突变和/或肿瘤抑制因子(TP53, RB1, and PTEN)的ORR为72%。


结论:安罗替尼+埃克替尼在经治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且联合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可控。临床试验信息:NCT03736837。


9574-poster-Nazartinib (EGF816)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ïve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Updated phase II results.


nazartinib在脑病灶中的疗效如何?


背景和方法:既往I/II期研究显示,nazartinib在EGFR突变初治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缓解,在脑病灶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且可耐受。本次ASCO大会公布了II期研究的OS结果。研究纳入EGFR敏感突变初治患者,接受nazartinib(150mg)。主要终点为总缓解率(ORR)、次要终点为DCR、DOR、PFS、OS。


结果:截止2019年11月,研究纳入45例患者,58%(26例)患者为ECOG PS为1,40%(18例)患者基线有脑转移,56%患者为19外显子缺失、40%患者为L858R突变,总人群的ORR为69%,BIRC评估的中位PFS为18个月,33个月时中位OS未达到,在脑转移和无脑转移亚组中的疗效见下表。


10.png


结论:研究进行了更长时间的随访,中位OS仍未达到,Nazartinib 是有希望的第三代EGFR TKI,在EGFR突变初治晚期NSCLC包括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疗效。临床试验信息:NCT02108964.


9583-poster-A phase Ib study of a novel c-MET, AXL and VEGFR-2 inhibitor ningetinib and gefitinib combination therapy in Chinese EGFR-TKI resistant NSCLC with T790M negative.


中国之声:Ningetinib+吉非替尼有望克服非T790M耐药突变


背景和方法:Ningetinib是一种新型TKI,可靶向Met、Axl、VEGFR-2、Mer和Flt3突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开展的这项Ib期研究,评估了Ningetinib的安全性并确定了II期研究推荐剂量(RP2D),并探索了Ningetinib+吉非替尼用于T790M阴性且产生了获得性耐药的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至少一种EGFR TKI且T790M阴性的获得性耐药晚期NSCLC中国患者,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和RP2D,次要终点为药物动力学、抗肿瘤活性。


11.png

结果: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共有8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接受ningetinib治疗(30 mg, n = 36; 40 mg, n = 46; 60 mg, n = 4),36%患者为基线脑转移,66%/33%/1%接受过既往一线/二线/三线EGFR TKI治疗。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30%)为心肌酶升高(所有级别和3-4级分别为74.4%和0%),转氨酶升高(73.3%; 2.3%),皮疹(60.5%; 3.5%),蛋白尿(44.2%;0%),凝血异常(37.2%;15.1%),腹泻(33.7%;2.3%)和高血压(32.6%;11.6%)。RP2D为40 mg,在84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ORR为19.1% (其中,16例达到 PR),DCR为91.7% (其中,61达到SD,7例PD)。2020年1月9日数据截止时,65例 (75.6%)患者疾病进展,中位PFS为4.4 个月,72例(83.7%)患者进行了C-Met基因扩增检测,基因拷贝数(GCN)较高患者的应答较好,GCN ≥6、GCN ≥5、GCN ≥3亚组的ORR分别为36.4%、25.0%和21.6%。


12.png

13.png


结论:Ningetinb RP2D为40 mg,联合治疗在经EGFR TKI且T790M突变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C-Met GCN可能是预测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信息:NCT03758287.


9586-poster-High-dose osimertinib for CNS progression in EGF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 multi-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奥希替尼递增至160mg使柔脑膜转移患者获益更多


背景和方法:BLOOM研究显示,高剂量的奥希替尼160 mg QD(osi160)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或柔脑膜转移(LMD)患者中显示出活性,但奥希替尼80mg至160mg剂量用于CNS疾病进展的疗效并不明确。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奥希替尼160mg的105例EGFR阳性NSCLC患者,三个研究队列分别为CNS疾病进展患者给予80mg至160mg(A队列,24例),或给予80mg至160mg并同时给予化疗和/或放疗(B队列,34例)和直接给予160mg奥希替尼(C队列,11例)。中位CNS疾病控制持续时间(MedDurCNSCon)定义为从给予160mg奥希替尼至CNS 疾病进展或停止治疗。


结果:在105例患者中,2013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69例CNS疾病进展患者接受了160mg奥希替尼,61例(90%)患者有孤立的CNS/LMD疾病进展无系统性疾病进展。A队列的中位MedDurCNSCon为3.8个月,其中孤立LMD患者的中位MedDurCNSCon为5.8个月,脑实质性转移患者的中位MedDurCNSCon为2个月,B队列中,160mg联合治疗的中位MedDurCNSCon为5.1个月,C队列的中位MedDurCNSCon为4.2个月。



14.png

结论:真实世界中,对奥希替尼80mg CNS或LMD进展的EGFR阳性患者,剂量递增至160mg提供了适度的获益,剂量递增模式似乎在LMD疾病中更有效,而未接受过奥希替尼治疗的CNS疾病进展患者直接接受160mg奥希替尼治疗也显示了相当的获益,虽然研究受小样本量和研究设计的限制,但结果提示,需优化这种给药方式以更好地管理CNS疾病进展患者。


9597-poster-A phase II study of osimertinib for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naïve CNS metasta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boring EGFR mutations: The OCEAN study (LOGIK 1603/WJOG 9116L).


首个研究:奥希替尼联合放疗用于T790M突变脑转移患者


背景和方法:约15%–30%接受EGFR TKI治疗的NSCLC患者会出现CNS进展,OCEAN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联合放疗用于CNS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这是一项II期研究,纳入未接受过放疗的CNS转移患者,两队列分别为T790M队列和一线治疗队列。主要终点为PAREXEL标准评估的脑转移患者的缓解率(BMRR),本次研究公布了T790M队列的结果。


结果:2016年10月至2019年7月期间, T790M队列纳入40例患者,BMRR(PAREXEL标准)为66.7%,BMRR(RECIST标准)为70.0%,中位PFS为7.1个月,ORR(RECIST标准)为40.5%。


结论:这是评估奥希替尼联合放疗用于未接受过放疗脑转移、EGFR T790M突变患者的首个研究,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结果提示,T790M突变脑转移患者最好在接受放疗前接受奥希替尼治疗。


9602-poster-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flutinib (AST2818) in patients with T790M mutation-positive NSCLC: A phase IIb multicenter single-arm study.


中国之声:新型第三代EGFR TKI Alflutinib

背景和方法:Alflutinib (AST2818)是第三代EGFR TKI,由石远凯教授团队开展的这项研究是一项IIb期多中心单臂研究,旨在评估Alflutinib用于T790M突变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经一/二代EGFR TKI治疗后进展或初治T790M突变NSCLC患者,接受Alflutinib(80mg,一日两次),主要研究终点为ORR,次要终点包括DCR、PFS和OS。


结果: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纳入220例患者,212例患者为IV期,截止2019年4月12日,ORR为73.6%,预估6周和12周DCR率为87.3%和82.3%,中位PFS为7.6个月,中位OS和 DoR均未达到。


结论:Alflutinib 在EGFR T790M 突变NSCLC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和安全性。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