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8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6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Lurbinectedin(Zepzelca)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年患者。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家族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亚型,约50%~70%的SCLC患者对初始化疗有反应,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的SCLC患者在初始治疗后会出现复发及耐药,截至目前为止,FDA批准的唯一可作为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方案的药物是拓扑替康,但是其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6至8个月。
Lurbinectedin是一种海鞘素衍生物,为RNA聚合酶II的抑制剂,也是自1996年以来首个FDA获批准用于SCLC二线治疗的新药。
此次审批是基于开放式单臂II期篮子试验(NCT02454972)的结果,在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共纳入了105名经过一线铂类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范围40-83),年龄≥65岁的患者占35.2%。36.2%的患者ECOG为0,56.2%的患者ECOG为1,7.6%的患者ECOG为2。
先前治疗的中位数为1(范围为1-2)。关于先前基于铂类治疗的反应,有8.6%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66.7%的患者部分缓解。此外,57%(n = 60)的患者患有铂敏感疾病,而43%(n = 45)的患者患有铂耐药性疾病。
参与者每3周接受一次Lurbinectedin 3.2 mg / m 2静脉输注1小时,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 1.1标准研究者评估的总体缓解率(ORR)。
研究结果显示,Lurbinectedin二线治疗SCLC ORR达到35.2%(37/105,ORR包含PR),另外35例患者病情稳定,疾病控制率为68.6%(95%CI,58.8%-77.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3个月(95%CI,4.1-6.4)。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9个月(95%CI,2.6-4.6),而6个月PFS率为33.6%(95%CI,24.0-43.1)。中位随访17.1个月时,Lurbinectedin中位总生存期(OS)为9.3个月(95%CI,6.3-11.8);12个月OS率为34.2%(95%CI,23.2-45.1)。
➤在铂敏感的患者中,中位PFS为4.6个月(95%CI,3.0-6.5),而6个月PFS率为44.6%(95%CI,31.2-57.9),中位OS为11.9个月。
➤在铂耐药的患者中,中位PFS为2.6个月(95%CI,1.3-3.9),而6个月PFS率为18.8个月(95%CI,6.8-30.9),中位OS为5.0个月。
在安全性方面,所有等级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84.8%。最常见的1/2级AE包括疲劳(51.4%),恶心(32.4%),食欲下降(21.0%),呕吐(18.1%),腹泻(12.4%),便秘(9.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7%)。≥3级AE发生率为34.3%,常见的包括贫血(9%),白细胞减少症(29%),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6%)和血小板减少症(7%)。10.5%的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严重AE。与AE相关的停药,剂量延迟和剂量减少分别发生在1.9%,22.1%和26.3%的患者中。没有与AE相关的死亡。
参考文献:
1.PharmaMar announces the US FDA approval of lurbinectedin (Zepzelca)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ews release. June 15, 2020. Accessed June 15, 2020. bit.ly/3hzSAAK.
2.Trigo J, Subbiah V, Besse B, et al. Lurbinectedin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basket trial. Lancet Oncol. 2020;21(5):645-654. doi:10.1016/S1470-2045(20)30068-1
3.Paz-Ares LG, Perez JMT, Besse B,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profile of lurbinectedin in second-line SCLC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phase II single-agent trial. J Clin Oncol. 2019;37(suppl; abstr 8506). doi: 10.1200/JCO.2019.37.15_suppl.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