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6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糖尿病肾病(DKD)指的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有研究显示,DKD已超越肾小球肾炎等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成为了我国患者肾脏病住院治疗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DKD也正在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医疗负担,另外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谈一谈DKD的综合管理。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
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当病因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肾穿刺病理检查是诊断DKD的金标准,有助于鉴别DKD与非DKD,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
表1 DKD患者疾病分期(CKD分期)
DKD需全程综合管理
对于已经确诊为DKD的患者,需要做好疾病的全程管理,一方面是监测DKD的疾病进展,另一方面监测慢性肾脏疾病的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eGFR水平对CKD进行分期,对于CKD分期1-4期的患者,应评估和干预使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和白蛋白尿等。对于CKD分期3-5期的患者,则需评估和治疗CKD并发症。CKD并发症包括血压升高、容量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贫血及代谢性骨病等。一般CKD3期及以上的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监测内容为:症状、血压、体重、电解质、血红蛋白、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25(OH)D。不同疾病进展期监测频率不同:CKD 3期,每6-12月1次;CKD 4期,每3-5月1次;CKD 5期,每1-3月1次。
表2 不同指南DKD的综合管理(点击查看大图)
注:KDIGO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EASD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ADA美国糖尿病协会;NICE国家卫生保健卓越研究所;BMI体重指数;SBP收缩压;DBP舒张压;RAASi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KD慢性肾脏病;GFR肾小球滤过率。
降糖药与血糖控制: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降低DKD发作的风险,和减慢其发展进程,但不能完全消除发生DKD的风险。其中对于T2DM的患者,降糖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SGLT2i可明确降T2DM患者的ESKD风险。GLP-1受体激动剂也可能会有效,以上两类药物在ADA指南中建议使用。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均可减少部分T2DM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相反,尽管DPP-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为增加GLP-1的水平,但似乎没有任何特异性的肾脏保护作用。
RAASi的使用是DKD管理的基本手段。现已明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于T1DM患者有较好效果。在T2DM患者中,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使用,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保持。
小结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和管理,降低各种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并对相应的并发症进行干预,要考虑被证明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DKD患者来说,需要采取综合管理的方法,如运动、减重、控制血糖、血压、RAASi的使用等以减缓肾病进展,同时在临床中,疾病治疗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
参考资料:
[1]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1):15-28.
[2]An updated overview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Diagnosis,prognosis, treatment goals and latest guidelines.Diabetes Obes Metab.2020;22(Suppl.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