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8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19年12月7日至10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每年一度的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汇聚该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发进展。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江倩教授报告了第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HQP1351治疗当前TKI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最新数据。
研究背景
HQP1351是一种新型、口服有效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设计用于治疗对当前TKI疗法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包括具有T315I突变的患者)。此处报告HQP1351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更新数据。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开放性、剂量递增和扩展1期临床试验,旨在慢性期(CP)CML患者或既往≥2种TKI耐药或既往≥1种TKI治疗后有T315I突变的加速期(AP)CML患者中,确定HQP1351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HQP1351需每隔一天(QOD)口服一次,以28天为一个周期,共11次,剂量范围为1mg至60mg。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连续治疗,直到疾病进展为AP或急变期(BP)、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撤销知情同意书或死亡。在第一周期的第1-2天和第27-28天的特定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结果
从2016年10月26日至2019年5月27日,本研究共纳入101名患者,包括87名CP患者和14名AP患者。71名患者(70.3%)是男性。中位随访时间为12.8个月(范围为1.2-31.5)。中位年龄为40岁(范围为20-64)。从CML诊断到开始HQP1351治疗的中位间隔为5.8年(范围0.3-15.2)。83名患者(83.8%)既往接受了≥2线TKI治疗。62名患者(61.4%)携带T315I突变。
最初分配给范围从1mg至20mg的剂量递增队列的17名患者通过患者内剂量递增转移到30mg或更高剂量队列。56名患者被纳入试验的剂量扩展部分,包括30mg、40mg和50mg剂量组。在60mg剂量组中,三分之二的患者经历了DLT,50mg QOD被认为是MTD。
在随访期间,除60mg队列外,每个剂量组均对HQP1351耐受良好。所有患者均经历过≥1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大多数非血液学TRAE为1级或2级。最常见的3/4级血液学TRAE为血小板减少症(49.5%)。TRAE的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没有死亡和5级不良事件发生。表1总结了常见(≥10%)TRAE的发生率。
HQP1351对CML患者显示出有效的抗白血病活性。在68名可评估的基线非CHR患者中,有63名(92.6%)达到了CHR,包括52/55名(94.5%)CP患者和11/13名(84.6%)AP患者。在基线时可评估的95名非CCyR患者中,56/81名(69.1%)CP患者达到了MCyR,包括49例(60.5%)CCyR。6/14名(42.9%)AP患者达到MCyR,包括5例(35.7%)CCyR。在100名可评估患者中,分别有32/86名(37.2%)CP患者和5/14名(35.7%)AP患者达到了MMR。
HQP1351在具有T315I突变的患者中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图A,B)。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缓解率和缓解深度都增加(图C)。截至2019年5月27日,有9名患者(5例CP和4例AP)退出研究,包括进展为AP或BP(n=5)、不可耐受的AE(n=2)、撤消知情同意书(n=1)以及新诊断的乳腺癌(n=1)。CP患者的18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94%,AP患者为61%(图D)。
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口服1mg至60mg剂量的HQP1351后,暴露量(AUC和Cmax)约成比例增加。HQP1351的浓度在4-8h达到峰值。消除呈线性,平均末端T1/2为17.5-42.5小时。多次给药后第27天观察到轻度至中度积累。PBMC中CRkL磷酸化水平的降低是BCR-ABL抑制的生物标志物,在HQP1351治疗的53例可评估患者中显示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结论
HQP135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TKI耐药的CML患者(包括具有T315I突变的患者)中表现出显著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HQP1351治疗CML-CP和T315I突变的CML-AP患者的两项重要研究正在中国进行。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https://ash.confex.com/ash/2019/webprogram/Paper12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