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19 APASL慢加急性肝衰竭最新共识(下)|临床必备

2019-06-11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32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9年6月,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更新发布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管理共识建议,本文是在2014年版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主要内容包括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相关定义、治疗、肝移植等。


以下是医脉通整理编译的该共识主要推荐意见,与读者共享。


上期回顾》》》2019 APASL慢加急性肝衰竭最新共识(上)


肝活检


➤ 经颈静脉途径的肝活检有助于诊断/确认急性损伤的原因[1,B]。


➤ 当患者潜在慢性肝病的存在和分期以及/或慢性肝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时,肝活检可有帮助(2,A)。


➤ 对ACLF患者行肝活检时,应根据患者个人进行个体化选择,尤其是酒精性肝炎、重度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豆状核变性恶化者(2,A)。


➤ 肝活检可评估肝纤维化的分期,有助于改善ACLF患者的预后和结局(B1)。


➤ 某些组织学参数是预测ACLF预后的预测因子,如胆管胆红素淤积、嗜酸性细胞变性和实质消失(1,B)。


➤ 肝活检有助于区分ACLF与失代偿期肝硬化[1,B]。


➤ 肝活检评估的标准化,对慢性肝病(CLD)和急性肝损伤诊断和治疗和治疗方法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2,C)。


➤ 非侵入性评估手段和生物学标志物可能有助于鉴别晚期纤维化患者。需要一步研究来验证这些手段的性能(2,C)。


ACLF中肝衰竭的确定


➤ 黄疸(血清胆红素≥5mg/dl [≥85 lmol/l])和凝血障碍(INR≥1.5或PTA≤40 %)是评估肝衰竭的必须参数(1,A)。


➤ 体格检查发现腹水和/或脑病也可反映明显的肝功能损害(1,A)。


➤ 肝功能衰竭评分(AARC评分),包括总胆红素、INR、HE分级、血浆乳酸和血清肌酐,可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1,A)。


➤ 根据AARC评分(I[5-7]、II[8-10]、III[11-15])对肝功能衰竭进行分级,可有效预测和指导治疗[1,B]。


ACLF中的败血症


➤ 在ACLF患者中,炎症、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失衡起着重要作用(1,B)。


➤ 肝硬化中,早期败血症与SIRS很难鉴别(2,A)。


➤ 未患有败血症的患者28天死亡率较低[B2]。基线期伴有败血症或第4天发生败血症的患者死亡率较高[2,B]。


➤ 在被感染人群中,器官功能障碍和器官衰竭者占比明显较高,且短期死亡率也较高[2,B]。


➤ 细菌感染(BI)是预测ACLF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SBP、肺炎、尿路感染(UTI)以及菌血症(1,A)。


➤ 再次感染与ACLF患者预后不良有关[1,B]。


➤ 应密切监测ACLF住院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建议定期检查血液及体液(1,A)。


➤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如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已被证明是与感染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被推荐用于鉴别细菌感染(1,B)。


➤ 一旦怀疑或诊断为细菌感染,应单独或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然后根据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1,A)。


➤ 侵袭性真菌感染在ACLF患者中并不少见(2,B)。生物学标志物如半乳甘露聚糖或B-D葡聚糖可用于支持诊断(1,B)。


➤ 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越来越被认为是ACLF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血浆中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浓度的监测,可确保ACLF合并IPA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2,C)。


➤ 可在特定的患者中使用棘白菌素(echinocandins)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B2)。


➤ ACLF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AKI、入住ICU、住院患者细菌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入院前5天)、以及入院治疗之前(2,B)。


➤ 建议对SBP患者使用白蛋白治疗,以预防1型HRS并降低死亡率(A2)。


➤ 对细菌感染治疗作出应答的患者,其死亡率显著较低[2,B]。


AARC评分


表2 AARC评分和ACLF分级(医脉通编译自:见文献索引)


ACLF的管理流程


 图2 ACLF的管理流程(医脉通编译自:见文献索引)


ACLF-HBV患者HBV再激活的抗病毒治疗


➤ 所有患者一旦发生HBV感染者应立即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同时等待HBV DNA水平的结果。应该使用强效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或恩替卡韦[2,B]。


➤ 鼓励在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后第15天评估HBV DNA水平的降低程度,若降低< 2 log,则提示预后不良(2,B)。


肝移植


➤ 一种经过验证的标准或评分系统能够早期、准确地鉴别出能够从早期肝移植中获益的ACLF患者[2,A]。


➤ 应在ACLF治疗过程中尽早实施肝移植。早期肝移植可避免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1,B]。


➤ SIRS、败血症、肝性脑病、肝衰竭、肝外器官功能障碍/器官衰竭都是重要的预后因素[2,A]。


➤ 器官衰竭本身不应是肝移植的禁忌症,除非需要心脏或肺支持,或在第4天或第7天出现进展迅速的器官衰竭[2,C]。


➤ 晚期ACLF患者肝移植后预后良好[1,A]。


血浆置换


➤ 对于将要行肝移植的ACLF患者,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过渡性治疗手段[1,C]。


➤ 血浆置换可能被认为是治疗Wilson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一种特殊疗法[2,B]。


文献索引: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APASL): an update. Hepatol Int. 2019 Jun 6.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