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2019-05-09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38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透析失衡综合征(DDS)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尤其是首次透析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DDS的预防


预防DDS首先需识别DDS高危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有: 


➤ 首次透析

➤ 儿童

➤ 老年

➤ 高血尿素氮

➤ 高钠血症

➤ 高血糖

➤ 代谢性酸中毒

➤ 神经系统异常既往史

➤ 脑水肿既往史

➤ 可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疾病,如脑膜炎、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神经系统异常和代谢性酸中毒现病史。


因DDS主要由水分渗透至大脑所致,因此,血液透析期间避免血脑屏障渗透梯度可预防DDS。主要干预方法有:1)降低清除率,延缓血浆渗透压的降低,维持透析后渗透梯度,2)延长透析时间和3)增添渗透活性剂如钠或甘露醇。


目前尚无对照试验证明预防DDS的最佳尿素清除率和透析时间。相比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尿素减少速度较慢,透析后CSF尿素水平较低,即血液和CSF之间的梯度较小。


成年ESRD患者初始透析通常建议2小时内尿素减少40%。但该推荐意见缺乏证据支持,且DDS高危患者应调整为更低的下降速度和尿素清除率。


动物研究显示,血浆渗透压降低45 mmol/kg时可发生脑水肿。高钠血症儿童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48 mmol/kg/d时会出现脑水肿,目前推荐纠正慢性高钠血症的最大速率为每小时0.5 mmol/L或每天12 mmol/L。


DDS的治疗


DDS为排除性诊断,无明确的诊断检查,治疗的关键是预防。肾脏替代治疗,尤其是血液透析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鉴别诊断包括尿毒症、中毒性和感染性脑病、低钠血症、高血糖或低血糖、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硬膜下血肿、恶性高血压和DDS。


怀疑DDS的患者如果症状较轻,可减慢血流量,降低尿素清除率。并给予密切监测,如果症状恶化或严重,应立即停止透析。发生DDS后主要指支持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注射甘露醇或高渗盐水,增加血浆渗透压治疗脑水肿。


医脉通编译自:Dialysis disequilibrium syndrom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phrology and  Renovascular Disease.2019: 12; 69-77.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