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预防造影剂肾损伤:托伐普坦联合水化效果更好

2019-05-08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61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I-AKI)是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与多种不良结局相关。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慢性肾脏病(CKD)是CI-AKI公认的危险因素。虽然围操作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预防方法,但CHF患者因可能出现过度水化和心衰加剧,标准水化的应用常常受限。


托伐普坦因可促进水排泄且不影响电解质排泄和肾血流动力学,可能是预防CI-AKI的潜在药物。为明确不同剂量托伐普坦预防CI-AKI的有效性,来自日本的Kennosuke Yamashita研究小组进行了前瞻性剂量对比研究。


研究回顾


该研究共纳入1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托伐普坦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91例,所有受试者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T组给予托伐普坦(7.5 mg:n=42,15mg:n=49)。纳入标准为可以口服药物,年龄>20岁。排除标准为:对托伐普坦或类似物过敏;无尿(尿量<100 mL/d);口渴感丧失或进食困难;血钠> 147 mEq/L;妊娠或备孕;既往使用托伐普坦;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KD定义为eGFR <60 mL/min/1.73 m2。


主要终点为CI-AKI发生率——定义为使用造影剂后72小时内血肌酐水平增加≥25%或≥0.5mg/dL。次要终点为造影剂给药后72小时内血肌酐、eGFR、钠和脑利钠肽变化;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CI-AKI需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肺水肿和死亡。


主要发现


研究期间,T组共1例患者发生CI-AKI,对照组3例(1.1% vs 3.3%,p = 0.61),但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T组和对照组主要和次要终点


对照组患者使用造影剂后血肌酐增加幅度显著高于T组(0.18±0.13 vs 0.03±0.11 mg/dL,p = 0.002),增加百分比亦较高(14.7±12.2 vs 2.9±9.8%,p = 0.001)。托伐普坦7.5 mg组患者使用造影剂后血肌酐72小时内无变化,与15mg组具有显著差异(-0.00±0.09 vs 0.05±0.12 mg/dL,p = 0.009)。


相比T组,对照组患者eGFR降低幅度较大(–6.8 ± 6.0  vs –1.2 ± 5.5 mL/min/1.73m2,p < 0.001)。托伐普坦7.5 mg组患者eGFR变化显著低于15 mg组(0.7±5.4 vs -2.8±5.1 mL/min/1.73m2,p = 0.002)。


造影剂4,8,24,48-72 h后T组患者血钠变化大于对照组(表1)。研究期间未见重大不良事件,需血液透析治疗者0,无患者因心衰加重延长住院时间。


多变量分析血肌酐变化相关因素显示,使用托伐普坦和高龄是肾功能恶化的显著预测因素(分别为β= 0.16,p = 0.001和β= 0.10,p = 0.04)(表2)。


表2 肌酐变化临床相关因素


小结


该研究显示,托伐普坦组和对照组患者CI-AKI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托伐普坦15 mg组尿量明显增加,血钠亦明显增加;对照组eGFR变化明显大于T组。此外,15 mg组肾功能明显低于7.5 mg组。根据多变量分析,使用托伐普坦与eGFR下降呈负相关。


研究者称,相比单一水化,托伐普坦+水化可更好的预防CI-AKI,同时还可防止心衰加重。而托伐普坦7.5mg可能比15mg更为安全。 


医脉通编译自:Safety and Efficacy of Tolvapta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Dis 2019; 5:100-106.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