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6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37次
作者:黄磊 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心内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例一
一名68岁的老年白人男性,因不稳定型
患者决定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术前血钾4.2 mmol/L、
患者麻醉后,首先推注200 IU/kg的肝素,然后再推注50 IU/kg的肝素,维持活化的
建立体外循环后,阻断升主动脉,解剖分离左乳内动脉并与左前降支吻合。术中血气分析测得血清钾为6.8 mmol/L。
术后转至ICU病房时,常规复查发现血钾为6.2 mmol/L,肾功能(肌酐160 μmol/L,eGFR 37 mL/min/1.73m²)及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也无少尿的情况发生。排除术后出血后由ICU医师进行标准的复苏管理。同时,每小时的血气分析显示血钾逐渐下降。患者慢慢脱离呼吸机,并在8小时后拔管,拔管时为血气分析显示血钾为3.8 mmol/L。在拔管24小时后从ICU转至普通病房。
尽管患者出现了高血钾,但未观察到
病例二
一位85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达32年,有周围神经病变、
入院化验结果显示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Na 136 mmol/L,K 4.5 mmol/L,尿素3.2 mmol/L,肌酐82 μmol/L。入院后予
在应用肝素第四天后,血钾仍然增高,肾素21.5 mu/L (5-47 mu/L),醛固酮2.7 ng/L (10-160 ng/L),考虑HIH,遂停用肝素。停用肝素后第四天,血钾降至正常(表1)。
表1 普通肝素使用前后,血钾的变化情况
随后,在等待行股动脉-胫前动脉旁路术期间,患者出现胸痛、呼吸急促,考虑
表2 低分子肝素使用前后,血钾的变化情况
何为肝素诱导的高钾血症?
肝素诱导的高钾血症(HIH)指使用肝素或肝素类制剂后出现的血钾升高,甚至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不良反应,约占接受肝素治疗患者的7%-8%。HIH的发生与肝素所用剂量无关,也与给药方式无关。使用肝素后,血钾浓度平均升高0.2-1.7 mmol/L,多发生在接触肝素后1-3天。通常,停用肝素后,24 小时内血钾水平可恢复正常。
HIH的确切机制仍存争议,其发生机制主要有:
①肾上腺出血导致肾上腺机能不全;
②肾上腺球状带的微观改变、超微结构异常,甚至萎缩,使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2)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导致醛固酮的合成相对不足;
③抑制醛固酮合成酶家族中的18-羟化酶,致使醛固酮的合成减少。
图1 肝素抑制醛固酮的生成
目前,普遍用第三条机制来解释HIH的发生,但是任何单一机制都不能解释全部现象,如醛固酮抑制作用与肝素剂量相关,肝素使用后即刻对醛固酮产生抑制作用,最大拮抗作用发生在接受肝素治疗后4-6天。而且,临床上可见任何剂量肝素应用的早期就会引起高钾血症。因此,肝素引起高钾血症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
HIH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大部分患者使用肝素后未见血钾升高,这与机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反馈调节有关,可以通过增加肾素合成来补偿肝素诱导醛固酮减少,从而维持正常的血钾。然而,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老龄患者,以及服用可引起血钾升高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NSAID、保钾利尿剂等)的患者,更容易发生HIH。
发生HIH后,一般情况下,停用肝素血钾水平即可恢复正常。低分子肝素对醛固酮的抑制作用较弱,可作为普通肝素的替代方案,但是同样也要警惕由低分子肝素诱导的高钾血症。当血钾水平较高或恢复时间较慢时,可按高钾血症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必要时可行透析治疗。
参考文献:
[1] Bhaskar B, Fraser JF, Mullaney D. Lest we forget: Heparin-induced hyperkalemia[J].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2012, 26(1): 106-109.
[2] Thomas CM, Thomas J, Smeeton F, et al. Heparin-induced hyperkalemia[J].
[3] Oster JR, Singer I, Fishman LM. Heparin-induced aldosterone suppression and hyperkalemia [J]. Am J Med, 1995, 98(6): 575-586.
[4] Ben Salem C, Badreddine A, Fathallah N, et al. Drug-induced hyperkalemia[J]. Drug Saf, 2014, 37(9): 677-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