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6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31次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血液透析后会出现很多副作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血液透析常见的副作用以及如何处理。
透析失衡综合征
透析失衡综合征(DDS)是透析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为
高BUN水平(>175 mg/dl)和BUN水平快速下降是DDS的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患有基础神经疾病、首次HD时间、
轻度DDS可不必治疗;严重者的治疗主要是立即给予高渗性溶液,也可输
低
低血压是透析最常见的副作用,其发生率约为 25%。主要原因为透析间期液体超负荷和心功能差。为避免透析间期液体超负荷,透析患者每日饮水量需控制在 1000 mL 以下,并且尽量减少盐的摄入。透析前,发现液体负荷过大时应及时调整透析时间。透析中后期的血压下降多由于超滤过快或对醋酸盐透析液不适应所致。
治疗:头低脚高位,停超滤,减慢泵流速,吸氧,必要时快速补充生理盐水100-200毫升或50%
不宁腿综合征(RLS)是透析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发生率可达12%-25%。临床特点为:不自主的强烈下肢运动,好发于夜间或休息时。活动下肢后,疼痛、瘙痒、蚁走感等临床症状可得以缓解。RLS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治疗目标是减轻或消除不宁腿综合征症状,包括减少夜间腿动次数、减轻腿动幅度、缩短夜间清醒时间、改善日间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RLS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多巴胺类和
肌肉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及透析间期均可发生肌肉痉挛,发病率可高达33%-86%。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的肌肉痉挛降低了患者对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常导致患者提前终止透析治疗,是患者无法完成充分透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发生部位为腓肠肌、足部,手部、上肢和腹部肌肉亦可受累。痉挛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则需要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甚至停止血液透析方可恢复。透析间期出现的肌肉痉挛常于夜间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睡眠时常见痉挛部位处于易激惹
皮肤干燥和瘙痒
透析患者常常自述皮肤干燥和瘙痒,特别在冬季干燥的时候,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体内磷水平过高。所以,患者饮食中磷摄入的控制是改善患者皮肤症状的关键。同时,患者可以使用润肤皂和润肤乳保护皮肤来减轻症状。
致热原反应
通常不用药,高热时可降低透析液温度,酌情使用抗胺药、激素和退热药等。
参考文献:
[1] 血液透析相关性肌肉痉挛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中国血液净化.2017;(7)
[2] Sleep Disorders, Restless Legs Syndrome, and Uremic Pruritu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Symptoms in Dialysis Patients.Am J Kidney Dis 2017 Jan;69(1):117-1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