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5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脑出血急诊的一般管理
在急诊环境下,脑出血的首要管理目标是解决危及生命的严重问题,并快速获取辅助检查结果,以协助进一步的诊治。急诊神经生命支持(ENLS)指南建议,在患者就诊的第1个小时内,应当完成以下检查:
❖
❖ 凝血酶原时间、
❖ 神经影像学确认血肿位置和大小;
❖ 患者评分,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N
❖ 患者的气道管理、
凝血功能管理
凝血功能障碍会使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风险上升,而研究显示,如果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INR值在入院后4小时内逆转至1.3以下,那么患者的血肿扩大率和住院死亡率均可得到显著降低。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外在(医源性)因素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通常在门诊接受
对于脑出血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预后之间的联系,目前的证据仍存在矛盾,脑出血后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问题也存在争议。临床医生在做出抉择时,应权衡持续抗血小板药物的风险和益处。例如,由脑淀粉样血管病引起的脑叶出血患者不会从阿司匹林中获益;另一方面,脑小血管病导致深部出血的患者可能受益于阿司匹林。
降脂药物与脑出血风险
他汀虽然在缺血性脑
对此专家建议,除非特别需要应用他汀,或临床证据表明他汀治疗可明显获益,否则应当尽量避免在颅内出血复发风险较高患者中应用他汀。而对于卒中和
一项新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与住院期间未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住院期间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
PICASSO试验
PICASSO试验目的在于验证以下两种假说:1.西洛他唑在预防严重血管事件方面类似于阿司匹林,并且改善其安全性比如降低脑出血风险。2.西洛他唑或阿司匹林基础上增加
PICASSO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2*2阶乘的临床试验,由韩国、中国香港和菲律宾共67家医院参与。
纳入了有脑出血病史或>=2个微出血的
西洛他唑 vs 阿司匹林设计为双盲;普罗布考治疗未开放标签,但是盲法评价预后。主要复合终点为卒中、
从2009年8月1日到2015年8月31日共1512例患者评价了主要复合性终点。在普罗布考和非普罗布考组中,使用他汀的比例和他汀强度没有差别。
在1.9年(IQR,1.0-3.0)的平均随访期间,西洛他唑组和阿司匹林组的复合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27/100患者-年和5.33/100患者-年(HR 0.80, 95% CI 0.57 - 1.11; noninferiority p=0.0077; superiority p=0.18);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61/100患者-年和1.2/100患者-年(HR 0.51, 97.5% CI 0.20 - 1.27; superiority p=0.18)。
普罗布考组和非普罗布考组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91/100患者-年和5.75/100患者-年(HR 0.69, 95% CI 0.50 - 0.97; superiority p=0.0316);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72/100患者-年和1.11/100患者-年(HR 0.65, 97.5% CI 0.27 - 1.57; p=0.55)。
四组的不良事件相似,其中眩晕、
最终研究作者认为对于高脑出血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西洛他唑预防心血管事件不次于阿司匹林,但是没有降低出血性卒中的风险。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基础上增加普罗布考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Morawo A O, Gilmore E J. Critical Care Manage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Seminars in Neurology, 2016, 36(3):225.
[2]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sia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stroke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haemorrhage (PICASSO):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Lancet Neurol.2018 Jun;17(6):509-518.
[3]2015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