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4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33次
作者: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天真热,不但热,而且潮湿、憋闷。北京出现了少有的持续桑拿状态,很多人都吃不消了。急诊科也涌来很多与之相关的患者,胸闷、胸痛、乏力、
真的是中暑了吗?
病例1
患者男性,25岁,身体壮硕。白班刚接班他即来就诊,主诉为“心悸、头晕、出汗20分钟”,自称中暑了!
护士常规测体温、量
细问得知,患者熬夜玩游戏一晚上,没睡觉,不但这一晚没睡,最近都睡得比较少。回家休息,观察。
病例2
患者女性,22岁,娇小可人,夜间就诊,主诉为“头痛、乏力1天”。患者为假期来京游玩,逛了一天,感觉天气很热,自觉中暑了。
体温38.3℃,血压正常,双侧扁桃体增大,可见脓苔。
病例3
患者男性,58岁,园林工人,中午在室外工作时突然晕倒,被同事送入急诊。入院时已无生命体征,心肺复苏后未能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宣布临床死亡。
死后调查,同事称患者有
病例4
患者女性,66岁,
入院血压160/70 mmHg,体温36.8℃,心率56次/分。建议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患者拒绝,要求取些治疗中暑的药物。告诉患者没有口服药物,坚持心电图检查,患者接受。
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ST段略压低,T波低平。给予硝酸甘油泵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小时后复查心电图较前明显改善,转心内科继续诊治。
在急诊,每到夏天,闷热的日子,就会增加一些患者。部分患者有慢性病,天热不舒服后会来看一看,让医生帮助判定一下有没有事,或者把常用药物调整一下。这些患者由于比较注意保健,绝对不会在闷热的环境中久留,天气刚开始热就开空调,不会出现中暑的情况。而另外有些患者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有些确实与中暑有关,有些则是因为天气太热而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
回顾从医十几年,还没有遇到过严重中暑、
中暑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中暑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当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
中暑更亲睐那些身体状态不佳的人,如发热、感冒、
中暑有哪些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
表1 中暑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热射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改变?
轻症中暑患者可能仅出现血常规的异常,表现为
表2 热射病患者的辅助检查改变
中暑如何诊断?
先来看看2002年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今年这个标准要重新修改了,目前提交了修改意见稿,据说诊断标准也有修改哦。
中暑的诊断基本靠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来判断,关键是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
2015年《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明确了热射病的诊断标准为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进行高强度运动,并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
①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精神错乱);
② 核心温度高于40℃;
③ 皮肤温度升高和(或)持续出汗;
④ 肝转氨酶明显升高;
⑤ 血小板明显下降,并很快出现DIC;
⑥ 肌无力、肌痛、茶色尿;
⑦ CK大于5倍正常值。
热射病的治疗要点
治疗关键点:迅速降低核心温度、血液净化、防治DIC。
“九早一禁”的救治措施: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抗感染、早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别的不用细说,重症患者基本都得入住ICU,循环监测、呼吸支持、液体复苏、肾脏支持、镇静、抗
1.降温目标:使核心体温在10~40 min内迅速降至39℃以下,2h降至38.5℃以下。
2.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
3.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
➤ 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
➤ 扇风;
➤ 冰块冰敷降温;
➤ 转运途中打开救护车内空调或开窗;
➤ 快速静脉输液;
➤ 降温毯;
➤ 冰盐水(4℃)胃或直肠灌洗;
➤ 冷水浴(水温15~20℃)。
需要注意的事,在对老年人进行物理降温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尺度。比如冷水浴可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应尽量避免。
4. 不要盲目使用退热剂:退热剂(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在热射病的治疗中并无作用,因为该疾病的基础机制并不涉及下丘脑调定点的改变,并且这些药物可能加重并发症(如肝脏损伤或DIC)。
中暑的诊治流程:
中暑的鉴别诊断
说过了中暑的诊断,小伙伴们就能看出来,任何单独一项诊断试验都不能肯定地明确诊断或排除热射病。因此,中暑的诊断一定要建立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才能诊断。
由于疾病知识的普及,民众掌握的疾病知识越来越多,加之百度被滥用,就诊者经常在来医院前就给自己下了诊断。千万不能跟着患者走,作为首诊医生,一定要仔细问诊、仔细查体、完善辅助检查,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
1. 急性冠脉综合征
热环境中血液浓缩可诱发冠脉供血不足,甚至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即使没有胸痛,主诉胸闷的患者心电图必须来一个。连胸闷也没有,仅表现没精神、乏力、头晕、出汗的患者,心电图也是必须的。患者叙述的自我感觉,并不一定那么准确。
2.
血液浓缩同样会引起
3. 高渗昏迷
4.
高热、休克、意识障碍、多脏衰,看看和热射病的诊断标准也能靠上。仔细问问病史,找找感染灶。
需要鉴别的疾病真是太多了。有的患者头痛,一暴晒就头痛;还有前文讲述的熬夜小伙,睡眠不足就头晕、胸闷;有的患者乱吃东西,恶心、呕吐,硬说是中暑。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完善检查,对症处理,发热患者物理降温,重症患者生命支持总不会错。
参考文献:
[1]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 4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