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如何?

2018-06-12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5次

在过去几年中,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方面,2009年在甲型流感(H1N1)大流行期间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似乎获益,但对这些患者进行分析的研究并未采取随机化方法。而ECMO 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仍有争议。


在此背景下,来自法国的研究者设计了重度ARDS肺损伤的ECMO补救治疗研究,以确定在重度ARDS患者中,早期开始使用ECMO的效果。


研究简介


这是一项国际性的随机研究。将重度ARDS(根据以下标准之一确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FiO2]的比值<50 mmHg持续超过3小时;PaO2:FiO2<80 mmHg持续超过6小时;或动脉血pH低于7.25并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至少为60 mmHg持续超过6小时)的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患者立即接受ECMO治疗(ECMO组),另外一组继续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对于有难治性低氧血症的对照组患者,可能交叉到ECMO组。


主要终点为60日的死亡率。次要终点为治疗失败,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失败定义为交叉后接受ECMO治疗或死亡;在ECMO组患者中,治疗失败定义为死亡。其他终点包括在其他时间点的死亡率。安全性终点包括气胸卒中、ECMO插管部位感染、套管血栓形成、ECMO回路改变、血管内溶血、呼吸机相关肺炎、重度出血性并发症和红细胞输血的发生率。


结果


60日时,ECMO组124例患者中的44例(35%)和对照组125例患者中的57例(46%)死亡(相对危险度,0.76;95%CI,0.55~1.04;P=0.09)。对照组的35例患者(28%)在随机分组后平均(±SD)6.5日±9.7日交叉后接受ECMO治疗,其中20例患者(57%)死亡。


与对照组相比,在ECMO组中,导致输血的出血事件较多(46%的患者 vs 28%的患者,95%CI,6~30)、重度血小板减少病例较多(27% vs 16%;绝对危险度差异,11个百分点;95%CI,0~21)、缺血性卒中病例较少(0例患者 vs 5%的患者;绝对危险度差异,-5个百分点;95%CI,-10~-2),除此之外,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讨论


尽管在过去10年中,ECMO用于治疗重度ARDS的情况显著增多,但ECMO的使用仍有争议。此研究结果显示,在极重度ARDS患者中,与使用ECMO作为补救治疗的常规机械通气策略相比,采用ECMO治疗时,60日死亡率未显著降低。


此研究有几个局限性。第一,在纳入患者人数达到计算出的最大样本量的75%之后,按照方案停止了研究。第二,对照组28%的患者因难治性低氧血症而交叉后接受了ECMO治疗,这可能稀释了ECMO的潜在效果。第三,研究者纳入了ECMO中心和非ECMO转诊中心的患者。


文献:Alain Combes,et 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 Engl J Med 2018; 378:1965-1975.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