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骨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2018-03-27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9次

骨科手术常见切口并发症包括切口渗液、出血、肿胀、水泡、瘀斑、感染、愈合不良、瘢痕等,切口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以及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骨科手术切口管理是实施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


骨科手术切口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


骨科手术切口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包括并存疾病(例如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营养不良、类风湿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不良生活习性(吸烟、饮酒等)、手术技术因素(手术部位多次手术、止血带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等)、患者药物使用。


骨科手术常见切口并发症


大多骨科择期手术切口是Ⅰ类切口,绝大多数切口可以达到甲级愈合,但由于骨科手术患者存在并存疾病或其他危险因素,手术切口可发生渗液、渗血、瘀斑、水泡、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影响切口愈合,应加强切口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切口并发症的处理


切口渗液        切口过多渗液会影响切口愈合,易致术后切口感染。肢体手术不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肿胀疼痛,可能减少渗液。肥胖患者关闭切口前行皮下脂肪颗粒清创有利于伤口愈合和减少渗液。应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切口内出血,减少切口周围瘀斑,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切口愈合。


切口出血       在关闭切口前恰当处理每个可能存在的出血点;肢体手术术后可对患肢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术中发现有出血倾向,应选择放置引流管观察术后引流情况;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和国际标准化比率;深部血肿引起的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疼痛剧烈、持续性的出血以及渗液等并发症则常需行血肿清除术。


切口周围肿胀       如无使用禁忌证,氨甲环酸切皮前和术后静脉应用有利于减少术后出血及组织炎症、肿胀;根据术中情况可以放置引流管,视术后引流量决定拔管时间;有条件时使用免打结线进行切口的缝合,特别是深筋膜层;在临床治疗上减轻术后切口肿胀的通常方法有适当抬高患肢、冷敷疗法、弹力绷带应用等。


切口周围水泡        预防切口周围水泡,切口敷料可选择高顺应性和拉伸性敷料,不损害切口周围皮肤,特别是关节部位活动时敷料伸缩具有高顺应性拉伸性,可减少水泡的发生;采用具有良好顺应性和易贴易揭的敷料并且有良好的渗液吸收能力和防护能力,可减少更换敷料频率,有利于观察切口、更换敷料以及患者术后主动活动关节;有条件时使用新型带网片的皮肤胶。


切口周围瘀斑       术前评估患者药物服用史;术中避免使用止血带或缩短使用时间;建议术后预防血栓药物的使用原则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三结合综合预防,高出血风险慎用药物预防;应考虑VTE预防和出血风险平衡;抗凝药的最小化应用。


切口瘢痕       推荐早期应用硅酮胶类敷料,可能会减少增生性瘢痕形成;对严重病例,可同时局部注射激素;对于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的瘢痕,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或去瘢痕治疗并早期使用硅酮胶敷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压力治疗、带网片皮肤胶切口减张、光电技术等,或咨询伤口中心或瘢痕治疗中心;半年内禁烟酒、禁食刺激性食物。


整理自: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8.11(1):3-10.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